叩问教育的真谛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叩问教育的真谛

高焕祥

    几乎无人不知,中国是“穷国办大教育”,中国还有众多的贫困地区,还有众多的因贫穷导致的失学儿童和辍学青少年,中国需要钱,中国的教育更需要钱。毋庸置疑,国民经济欠发达和教育经费短缺是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一方面,有许多有识之士为教育经费呼吁,有些学校为解决危房问题、教师工资问题、学杂费问题而绞尽脑汁;另一方面,也有众多的学校在不遗余力地建造“宫殿式”学校以此来证明自己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对此就有人呼吁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但深入地思考一下,会发现这仅仅是影响教育发展的一个方面,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影响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还有许多,如社会问题、公众文化心态、价值取向等等。对此我们不得不说,没有钱办不好教育,但是有了钱也不一定能办好教育,办教育不一定钱越多越好。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了教育的硬件设施,过分地关注了影响教育的经济因素,把教育的落后过多地归咎为贫穷,那么照样办不好教育,照样会使教育走进误区,甚至可以说今天谈这个问题并非杞人忧天。教育的物质化、工具化、社会需求附庸化倾向,已经是愈演愈烈了。这种倾向,导致教育的真谛迷失,致使教育均衡受到挑战,教育的理想和智慧被忽视。所以,在致力于争取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在金钱以外,还应该关注和思考教育的理想、教育的情感和教育的智慧,还应当不断地叩问教育的真谛。

 

    在参与了多次中国西部地区陶行知思想报告会以后,经过感悟与思考,忽然想到了“贫穷出智慧”这个话题,正如“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下下智”,教育亦然,穷有穷的智慧和创新,富有富的愚蠢和懒惰。因为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精神而非物质。教育受制于物质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但是它又远远超越物质的束缚,具有明显的超越性。

    教育需要爱,爱不分贫富;教育需要理想,理想不分贫富;教育需要思想,思想不分贫富;教育需要情感,情感不分贫富;教育需要智慧,智慧不分贫富;教育需要体验,体验不分贫富;教育需要感悟,感悟不分贫富;教育需要过程,贫富都有过程;教育需要生活,贫富都有生活……这就是教育的超越性的一种体现。

    今天我们贫穷吗?困难吗?恐怕不能与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师范、育才学校时的情景相比,也不能与黄质夫创办国立贵州师范相比,不能与晏阳初的乡村建设学院、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研究院相比,可是他们的精神我们难以企及,所以他们开创了那个时代的中国教育事业,他们成了教育家,而我们不能。那个时代造就了一批中国教育家、教育大师,这是精神的成就,而不是物质的成就;正是这种精神的成就在不断地改造着社会,改善着人们的精神状态,改变着物质条件。我们今天学习陶行知,学什么?是口号和方法吗?主要的应该是他的价值理想和精神追求。陶先生以及与他同时代的那些教育大师们,之所以能在贫穷、艰苦的环境下办起轰轰烈烈的大教育,根本的原因和动力就在于他们对教育和社会的深入了解,在于他们改造社会、振兴国家的价值理想。知识改变命运,在他们看来是要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而今天这个口号则在很大程度上被用来鼓励学生应考并以此改变个人的命运。

    贫穷落后大概莫过于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属贵州省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石门坎,但是,因为传教士伯格里的到来,它在上个世纪初,竟会成为“西南苗族最高文化区”。石门坎因伯格里而发展了教育,因教育而改写了历史。在100多年以后,一个叫“卢安克”的德国人,从1999年开始,孤身一人去了广西省一个不通电话、不通公路、村民只会说壮语的偏僻小山村,免费为山里孩子教书,并一直坚持下来。更令我们出乎意料的是卢安克说,他不是来扶贫的,他不需要钱,他说:“我不需要很多钱,我研究的那个东西,有钱也没有用。也可以说是精神的研究,物质帮不上忙。”他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是:教育,只是为了满足一种被社会承认的标准不是为了小孩。小孩在满足这个标准的过程中,脱离了他的天性,脱离了他的生活。他认为单靠教育手段改变不了现状,要靠生活,靠开展教育活动。伯格里证明了教育的力量,卢安克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类教育实践的希望,也促使我们去深思:教育扶贫究竟要扶什么?中国的教育最需要什么?硬件的攀比、宫殿式学校的诞生、过度的电子信息化手段,究竟能否产生所谓“优质教育资源”,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种追求究竟要将教育带向何方?在教育资源不足、科技欠发达、贫富悬殊不断扩大的现实社会,那些不断涌现的超大规模学校——中小学而非大学——几乎竭尽了当地的教育可利用财力而建成的学校,究竟是教育的福音还是怪胎?放眼全世界,有没有此等教育?此种风气造成的不良后果,可能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挽回。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许多怪现象,如重复建设、盲目扩张、发展失控、外延增长、官商(学)结合等等,不幸在今天的教育界重演。不仅经济发展要走集约化道路,而且教育发展同样要走内涵发展道路,教育的内涵发展问题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近年来普通基础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民营学校的发展,甚至高效的扩张与发展,比较普遍地存在浮夸现象,存在外延扩张、教育资源被成倍“稀释”的现象,这种发展需要社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优质的教育固然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究竟指什么?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教育理想,而不是硬件设施。教育需要物质基础作保障,但是教育更需要理想和智慧,更需要教育的守望者,更需要教育的实践者。惟有智慧的教育方能培养出充满智慧的人才,惟有创造的教育方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这都是超越物质因素的。富裕的教育、攀比的教育、功利化的教育、浮夸的教育、畸形发展的教育,都注定培养不出优秀的人才。贫穷的苏格拉底,培养出了柏拉图这样的旷世奇才。屡遭困厄的孔子成了中国教育的祖师爷和“至圣先师”,成就了弟子三千、高足七十的业绩。古今中外,有多少圣先先哲皆出自寒门。条件艰苦的西南联大,培养出了杨振宁,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清华、北大的无数优秀学子,甚至硕士、博士,也奔赴了美国,但是与在国内的一样,没出一个诺贝尔奖……

    就连孔子都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摆脱贫穷,过上富有、幸福的生活,是人类几千年来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之一。提出“贫穷出智慧”,并不意味着我们欣赏贫穷,相反我们反对贫穷,争取和鼓励富足。我们所强调的是不能在追求富足的同时忽略了其他的目标,不能因为贫穷就依此为借口可以忽略和放弃对教育理想的追求;贫穷的教育照样有智慧存在,照样可以创造;贫穷不能靠埋怨和等待改善,而是靠教育、靠智慧和创造性去改善。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叫“创造大平等,无地亦无天。”我们可以反思:物质条件空前丰富的现代社会,是不是人们得到了空前的幸福?物质条件与幸福感是不是成正比?那么教育亦然,在改善和争取更优质物质条件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还要注重对软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要发扬创造的精神。实验室、多媒体是教育资源,纯朴的民风、勤奋坚韧的精神、善良的品质、纯真的情感、民族文化、多样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山川园林(天然的博物馆),这些是不是教育资源?是不是万金难买的、不可再生的教育资源?

    教育是教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人,富人穷人都要做人。教育不应该是教人如何发大财、做大官。陶行知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而现实的教育似乎与此相反,过于数字化、工具化、功利化了,过于物质化了。物质和金钱可以建造硬件设施一流的学校,但是物质和金钱却不一定能够产生教育的理想和智慧。摆脱贫穷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一种教育理想,然而,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教育,要在这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中进行。人类要在不停的抗争与奋斗中不断的接近目标,而不能在对现实的埋怨和对未来的期盼中被动应付。贫穷一样可以出理想,贫穷一样可以出智慧,在贫穷的环境中也能够创造,贫穷的教育更需要理想和智慧。

     目前的中国教育,最缺乏的不是物质,而是价值定位,是理想目标,是教育智慧。

 刊发:《叩问教育的真谛》,《生活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