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的艺术”系列讲座1-2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戴露推荐

 

“深入探究的艺术”系列讲座1

 

发现问题艺术:探究学习的启动

江苏省扬州中学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人们渴望发现新问题,发现好问题,但是,如果没有相当的智慧与眼力,即使问题就在身边,也难以发现。要想具备这种智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发现问题的艺术

在我们每个人平凡的生活中,问题总是伴随着我们,生活中的烦恼就是问题的体现。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常常就在烦恼之中。当然,如果我们想要发现好问题,还需要掌握一些策略。

第一,培养敏锐的思考能力。不论是在细致的观察、实验,还是在阅读、听讲中,要对自己头脑中出现的问题保持敏锐性,一旦出现问题,就要反思,要善于捕捉一闪而过的问题。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有特殊的意义么?”、“这个问题与哪些问题有关联?”当然,还需要一个小本子,把你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

第二,运用“头脑风暴”法。将自己或同伴想到的问题全部记录下来,不要考虑这些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合适,先尽可能记下来,然后,可以进行分类挑选。如下例是以一个词引起的联想。

案例1:大 海——思维风暴

大海一词在我脑袋里冒出许多东西,我一一记下来:1、蓝蓝的大海;2、波涛滚滚;3、钱塘江潮;4、潮汐现象;5、轮船会倾覆;6、泰坦尼克号在冰山撞击下沉没;7、白色的冰山在深蓝色的大海中飘浮;8、海面上有浮游生物……然后,我将想法变成许多问题。

比如:蓝蓝的大海 ——海为什么是蓝色的?都是蓝色的么?还有哪些颜色?决定大海颜色的因素有哪些?波涛滚滚 —— 海浪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对海浪产生影响?巨大的海浪有多高?可能造成什么危害?有没有办法减轻危害?泰坦尼克号在冰山撞击下沉没 —— 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间有多长?它的结构有什么漏洞?泰坦尼克的动力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冰山是怎样形成的?浮冰对航线构成的威胁如何消除?

 要掌握这些策略需要运用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对各类各种已经形成的知识进行反思,甚至批判。这里的批判指的是对看似正确的客观事实、科学原理与研究方式质疑,或者重新考虑它的价值。批判时提出的问题可以有三类:一是问“是这样的么?”即怀疑事实的真实性,用你自己更加细心的观察来找到真正的事实,主要是指你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指你感觉到了什么,还可以进一步问“还有哪些?”;二是问“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即怀疑人们对现象做出的解释,主要是指你要思考现象中的各种因果关系;三是问“怎么样?”即怀疑观察现象的方法是否妥当,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最佳等,如“这个现象进一步发展会怎么样?”“怎样对它进行测量更精确?”“怎样区别它与其他现象之间的差异?”等等。

发现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如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在比较中发现问题等等,每一位参与研究的同学一方面要通过练习掌握这些策略,另一方面要在研究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适合自己的研究策略。

二、发现好问题的艺术

有人会觉得这个题目真奇怪,问题也有好坏么?这里提出的“好”是按照研究能否成功的标准制定的。当我们能够产生许多问题的时候,接下来的困惑就是如何选择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掌握鉴别问题好坏的标准与方法。问题好坏可以依据可研究性研究价值两个标准判断的。要弄清这两个标准,我们还需深入分析问题概念本身。

第一,真假问题。好问题的第一个标准首先是真,即它首先是一个“真的问题”,学习心理家认为不是每一个问句都可以构成问题的,有的问句只能形成假问题。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案例2:真 假 问 题

大军从书中抽出一张草稿纸,上面是昨天来记下的各种问题:

1、有学生问:“谁带小刀了?”

2、历史老师问:“在鸦片战争一课中,你能找到战争爆发与结束的时间么?”

3、你见过火山爆发么吗?

4、吃饭的时候,妈妈问:“你觉得菜好吃么?”

5、隔壁的小孩问他爸爸:“孙悟空飞得有火箭快么?”

上面案例中有五个问题,但是,真问题一个也没有。真问题需要问题解决情境,需要解决时感到困惑,而且,目标与手段、途径之间关系不明确。象第1题,属于日常生活中的询问,构不成问题解决的情境,每个人都可以回答:“带了。”或“没带。”类似的还有:“你家住在哪儿?”、“你多大了?”、你到北京玩过了么?”等等。第2个问题虽然需要学生动手操作一下(翻看课本查找),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还构不成问题,因为,只要到书上看一下,每个人都能轻易找到答案。第34个问题,都是问个人的感觉(3是视觉记忆,4是味觉感受),只要你说出感受,这个问题就结束了。至于第5个问题大家会觉得好笑,而且都认为这是小孩子的胡思乱想。这类问题属于幻想领域,科学一般不会涉及,因为,它的目标、条件都无法确定。如果把上面的问题改一改,创造出问题情境,假问题也可以变成真问题。如:第1题可以改成:“怎样用小刀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按照下列要求(见图2)剪裁出正等边形,直至近似圆形?”第2个问题只要加一句:“为什么在这两个时间爆发与结束?”

第二,       问题的“含金量”。我们把问题的思维程度看成是含金量,思维程度越高,含金量也就越高。因此,一个好问题也应当是含金量比较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一般有以下标准:(1)具有思维的深刻性,能够通过分析事实的表面现象,进而看到事实内在的规律性,即俗话所说: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从提出问题到形成一个好问题,就是一个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2)具有思维的独创性。思维的独创性是智能的高级表现。独创性是指:新颖、独特而又意义。“新颖”是指从纵向看,历史上(对学生说来这个历史有时是指他个人的经历)前所未有的;“独特”是从横向看,思考是与众不同,别出心裁;“有意义”则是指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因此,如果某一个问题具有新颖、独特与价值,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问题具有独创性,所以,每一个位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要重视自己在思考时出现的各种想法,尤其要将一些有新意、有价值的想法记下来,进一步研究。学生们应当知道:学习并不是只有一种方法——老师学,也可以从自己的思考开始,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深入探究的艺术系列讲座3

 

教室里的课桌被组合起来,三至五个学生围在一起,他们在认真地讨论研究计划。刘斌对张祥说:我就觉得计划都是废话,随便写写就行了。张祥笑着说:是的,我们以前写过很多不切实际,也没真正实行的计划。但是,这次好像不同哎!我们要按照这个计划去研究的。刘斌说:是的,叫什么行动计划,可是,这怎么写呢?方桐接着说:前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可以总结一下,再按照表格填就是了。张祥说:我们自己设计不好么?老师说可以按照不同的课题要求,改动表格。写得好,我们可以到讲台上去介绍。刘斌说:看不出来,你野心不小么!要写得好并不容易,况且我们还要按照它去做课题,写得好,做不到,还是废话。……

看起来,要设计一个可以实施的好计划并不容易。很多同学在探究课题计划设计阶段就没有认真准备,到了开始探究的时候,才发现计划到处都是漏洞,无法实施,因此,探究的蓝图必须认真对待哦!

一、理解探究课题设计的含义

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就是制定一项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也可称为研究方案。课题研究本质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研究设计也就是规范学习方式与过程的计划,它与一般的学习计划所不同的是,不仅仅在计划中对时间做出规定,更重要的是要对所研究的课题进行细致地分析,以确定研究的方法与具体的行动计划。

为什么一定要确定规范的行动计划呢?这是因为: 第一,课题研究当然要尽可能追寻真实的结果,而要得到真实的结果,就必须在研究的始终严密地遵循科学理性,科学理性的第一个要求是保持客观性。客观性不只是一种求实的态度,还是一种研究方法的规范,这个规范要求研究者采用符合事实、逻辑与数学规律的方法开展研究。第二,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创造性则是这种学习的思维特征,但是,创造性本身又是无拘无束的,它与科学的严谨与严密成为一对矛盾,在研究过程中如果任凭思维的创造性去发展,容易使研究误入歧途;然而,过分强调严密性,又会扼杀创造性思维,是研究难以进行。因此,好的课题设计能够兼顾这两个方面,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进行。

当然,研究计划并不是不可改动,计划毕竟还是主观制定的东西,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预先的设计并不符合研究中发现的事实,这就需要对计划进行改动。所以,研究计划需要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研究者不断反思与修正。

一般情况下,课题研究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课题名称、研究目的、课题的价值、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研究假设、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研究步骤、成果形式、成员分工等等,并通过的专门表格供研究者填写。

二、撰写课题名称的技巧

在同生们开始设计时,有不少人不重视课题名称。我们认为课题名称不仅体现你的课题研究目标,而且能够反映研究者的独特视角,同时,课题名称的确定也是界定课题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需要大家特别重视。在英特尔教育案例中有这样几个课题:(1请你去梦想--促进女孩想象与增进其友谊的技术(华盛顿);(2)电子的幻想--揭示电影制作的魔法(华盛顿);(3)秋天的气味--给写作带来灵感的气味体验(俄勒冈州)(摘自英特尔教育网站:

以上三个课题都采用了加副标题的方法,这样可以用正标题写出课题的突出内容,再用副标题进行阐述。正规的科研论文一般只采用副标题的形式,以简明、概括的语言加以表述,同时,正规的科研课题还有一定的结构,包括研究对象、自变量、因变量与研究方法,规范的课题结构明晰、完整,但是,很多学生在课题研究之前可能并不清楚其中的变量关系,因此,只好用某种探索来或一般的表述命名,以确定研究的大体方向,等到研究成熟,撰写研究中期报告或者成果报告时,再采用规范的题目。

三、怎样设计课题假设与研究方法?

(一)课题假设是指:在对课题进行严密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已知的事实或理论,推测未知事实或理论的陈述,从而为寻找具体的研究文献,设计研究方法,确保课题研究的明确方向。假设的类型包括预测性假设、相关性假设与因果性假设。预测性假设是对事物或者现象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与众不同的情况或者差异情况进行的推测判断。如本市城郊道路交通事故率比市区高新疆喀纳斯湖的独特魅力等等。相关性假设主要是对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推测,一般情况下,如果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可以用相关性假设。这里的关系主要是相互影响的方向(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程度(影响的程度大小)。如当前影视剧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调查光照对植物生长的双重作用等等。因果性假设是对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中,比较突出的因果关系进行的推理判断。如地方戏衰落的多因素调查轨道的设计对小球下落速度的分析板块运动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成因分析简析晚清中国海防崩溃的原因等等。

当然,有些课题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可能包括上面的两种或三种假设。如近两年农村初中失学情况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高中生对美国今年对华政策的态度与成因研究火星表面水源的状态与形成研究等等。

(二)研究方法的设计。研究方法主要是指:你需要找到相应的证据,来证明假设的各种方法。证据就是能够在不同方面确定事实或现象的资料,很多研究方法就是帮助你收集资料(证据)的手段,如观察、考察、访谈、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模拟实验与实验等等。研究方法的设计主要是依据不同课题的特点,选定适当的研究方式与资料收集方法。具体情况参见下面的案例。

《本市城郊道路交通事故率比市区高》应选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

分析:第一,最简便的方法。该课题属于预测性假设,描述性研究。要求比较两个地区的事故发生率。如果可以在交通管理部门找到相应资料,就可以直接进行数据处理;如果找不到,则需要综合相关数据或者走访管理人员收集数据。第二,最笨的方法。站在马路上,等待车祸……

四、怎样阐述研究条件、程序与成果形式?

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少了这三方面的设计,只能成为无法落实的肥皂泡。研究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前提,研究程序是出是课题按质、按时完成的保证,成果形式是研究结果的最佳体现。

(一)研究条件包括:1、物质条件:包括实验设备、考察或调查的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标本盒)、研究记录本或录音机、照相机、外出交通工具等等;2、人力条件:包括研究者与合作伙伴的已有知识技能经验、访谈或调查对象、研究者的时间与精力、能够找到这一领域的专家担任顾问等等。3、财力与信息:研究需要的费用(如交通、住宿、购买实验器材、印制卡片或问卷等)、计算机互联网、图书资料中心等等。最佳的设计方案应该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费用,研究出最好的课题。这需要研究者发挥创造力,尽可能优化课题设计,创造条件来完成研究。

(二)研究程序。有时也叫研究步骤,是指按照时间制定课题研究的阶段性任务。第一种,按照研究计划任务,以某一时间单位为阶段(如周、月、年),直接设计相应的课题目标;第二种,微观设计,制定好每一个阶段的程序目标与操作方式;第三种,设计大跨度的目标要求,进行两轮或者多轮研究。以下我们对前面提到的空调热效应的课题,按照第一、二种方法进行设计:

(三)成果形式。指的是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我们费了很多心血,最终研究出来的结论是要给别人看的,或者说:是为了更多人知道并对此进行评论。唯有在公众面前公布研究的结果,接受专家与公众的检验,这样的课题研究才能突现其价值。成果形式一般包括:研究报告、论文与专著。对学生来说,报告与论文是主要形式,但是,还有很多展示成果的方法,如案例中提到的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网页,或者用传统的方法,制作板报、手抄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