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的艺术”系列讲座3-4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戴露推荐

社会观察中的智慧与设计

江苏省扬州中学   

 

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开始观察他生存的世界。我们每个人对社会的观察是从家庭开始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通过观察他的父母,学会了很多社会行为,如对熟悉的人微笑。人们都在观察着他所在的社会,尤其是他周围的人。同时,他也在被别人观察着。然而,社会观察作为一种科学的探究方法与上述的经验观察有所不同,它是有意识、有计划、有准备的,它需要的是较为精确的结论。 因此,学习时需要你仔细了解社会观察的要求,还要排除过去的一些偏见,而当你真正掌握这种探究方法时,你对社会与别人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

一、社会观察的思路与价值

社会观察指的是研究者收集非语言资料的技术,这些资料与人们从事的活动紧紧相连,而且主要是行为资料。虽然观察主要依靠视觉资料,但也不排除其他感官资料,如听觉、嗅觉或触觉。不论如何去观察,最核心的问题不是感知本身,而是观察者的思想。也就是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在于你是否用眼睛看,最重要的是你的大脑是否在积极思考。这种思考并不是在观察活动开始以后才进行,而应当事先进行严密的思考。这种思考涉及到两个相反的思路:一是从观察社会现象开始,并进行概括与归纳,以寻求社会事实;二是从理论开始,进行假设与推理,再通过观察的社会现象或事实来检验。

社会观察方法有自己的价值。第一,社会观察是基于实际社会场景中的记录,由此获得的资料是研究者直接经历或直接体验到的,所以,这类资料可信度比较高,这也是观察法最大的优点;第二,观察常常是在现实环境中自然地进行的,人们对观察记录的阅读与理解胜过对问卷的再解释,观察资料常常可以直接运用,已证明某一观点;第三,观察还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仔细辨明对象的行为特征与细节,有些细节连对象自身都很难察觉,但是却逃不过观察者的眼睛,如果运用录音录像技术,观察就能发挥更大的效果。

二、社会观察的多样化设计

社会观察因为不同的目的与思路,可以选择不同的观察设计。社会观察按照研究者的介入性质,可分为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可以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群体,或者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而非参与性观察则要求研究者与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尽一切可能不去干预对象的言行。社会观察从方法上看,还可以分为结构型观察与非结构型观察。结构性观察是指预先提出假设,严格确定观察手段,对观察对象进行定量的观察;非结构型观察则正好相反,一般情况下,结构性观察常常是非参与性的,而非结构型研究则是参与性的。

第一种设计:实地观察研究。其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制定观察目标。观察目标涉及你需要观察的对象、范围及内容。如你需要的观察对象是学生,范围是本校高一年级男生,内容是上网情况。这一部分需要你回答:你计划观察什么?你希望观察什么现象?通过观察,你想弄清什么问题?

2、确定观察地点。需要你回答:在什么地方进行观察?观察的地理范围有多大?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我将站在何处?与被观察的对象之间有多大距离?这个距离对观察结果会有什么影响?

3、确定观察时间。需要你回答:什么时候开始观察?持续多长时间?准备观察多少次?

4、选择观察方法。需要你仔细思考: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观察?公开的,还是隐蔽的?(或者说要不要让观察对象知道你在进行观察?你观察的目的是什么?他知道了会不会对观察结果产生影响?)参与性的,还是非参与的(或者说要不要与观察对象接触)?是否做现场笔录?还是事后通过回忆记录?是否运用照相机、录音机或录像机?为什么要用这些设备?用这些设备有无利弊?

5、确定观察程序。确定观察前需要哪些准备?先观察什么?再观察什么?观察记录何时整理?何时写成报告?

6、制定观察的规范。观察时如何与对象进行交涉?观察时会不会涉及观察对象的个人隐私?如何保证观察对象的个人权利?观察者应注意哪些伦理道德规范甚至相关法律?

第二种设计:结构性观察设计。这种观察设计需要制定假设、分类问题、分类问题的观察目标,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比如下面的案例。

     冬季早晨学生进校状况观察

个人笔记

700

学校门口约有63人进入.3个大门平均有21人,正门最多,约30人。

我觉得此时进校的学生比较从容。

这个数字是我与另三位同学的估计,基本准确。学生间有不少边走遍谈话。

冬季早晨7点似乎是学生进校潮的开始,在此之前进校学生非常少。

705

在正门口排了一个足有十米长的队,约100多人推自行车缓慢进入。南门最少只有20人。

感到正门比较拥挤了,进校的高峰期就要来了。

我站在离南门15米远的地方,看到有些学生在南门没下车,继续向正门行驶,是否感到离车库远?

我想南门人少是不是离车库太远,进入学校后,要推行较长的距离。

 

710

在三个门口,都有学生开始小跑,正门人数在70左右,南北门约30人。

从他们着急的样子,估计他们要迟到了。

我们根据他们小跑的样子,以及几乎没有人再亲密交谈来判断的。

这些学生是不是天天这样急急忙忙?需要连续观察。

 

715

在三个门口,人数明显减少,平均6个,大多数跑起来,跑的速度较快。

我都替他们着急,此时进校,已经迟到了。

我已站在校门口,看到有些学生车骑得飞快的,还有打的的学生赶来。

似乎男生迟到的多一些,715以后来的8人中,6位是男生,明天还要继续。

                      表:冬季早晨学生进校状况观察记录

这张表上时间的制定是比较精确的,这是根据学生入校时间的特点确定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观察都这么确定时间,要依据观察的具体对象或现象来确定时间与时间的间隔。分类记录的第一项是实地笔记,也可以叫现场记录。记录这一类信息要注意客观性,主要记录发生了什么现象?与第二类记录正好相反,第二类记录都是自己的主观感受。第三类记录是指观察的方式方法,包括角度、距离、工具等。第四类记录则是记自己的推测,注意要与第二类感受区分开来。这种四种分类可以详细地将发生的社会现象、观察方法、主观感受、推理判断分别记录下来,可以对观察报告的撰写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种设计,按照问题维度进行结构性观察。主要包括六类问题:

(1) Who? 有谁在现场?他们的年龄、身份、地位各是什么?这是一个群体么?在场的人各扮演什么角色?谁是负责人或核心人物?谁是追随者?谁是反对者?等。(2) What? 发生了什么事情?在场的人有哪些言论?说的时候用什么语调?态度如何?这些人有哪些行为?哪些是日常普通行为?有没有特殊行为?参与程度如何?哪些参与较多?哪些较少?哪些没有参与?等。(3) When? 现象、事件或行为时何时发生的?持续了多长时间?一共发生了多少次?(4) Where? 这个现象、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此现象或事件有没有关系?其他地方是否也发生过类似事件?(5) How? 该现象或事件是怎样发生的?其内部有怎样的变化?与周围的其他事件有何关联或异同?事件对参与者或非参与者有怎样的影响?(6) Why?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或事件?造成其产生的因素是单一的么?还是多因素的?人们对这件事或现象的看法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这一部分问题一般观察不到,主要靠推理)

这两种记录方式各有特点,第一种比较全面,第二种关注中心问题,也可以将两种结合起来。社会观察技术也可以用于对人文景观进行的研究,如对故宫、长城、峨眉山寺庙等古代建筑的特点、状况进行观察。总之,掌握了社会观察技术,你等于具备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这不仅能够提高你对社会事务与现象的理解力,还能增强你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你更好地进入大学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编制调查问卷的方式与技术

 

要进行社会探究,制定调查问卷是必不可少的。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前言(介绍调查的目的与意义,介绍填写答案的方法,并对参与调查者表示感谢)、问卷、答卷表格三部分。很多高中生都曾制定过问卷,所以,对他们来说,制定问卷并不难。然而,如果我们对那些问卷进行质量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事例。

 案例1                      一份高中生制定的问卷

这个问卷是高一学生制定的,他们的课题是《中心城区小摊状况调查》。

⒈您所居住的地点周围是否有小摊?(    

A、有一些    B、有,但不多    C、没有

⒉您曾在小摊上买过东西吗? (   

A、经常    B、偶尔    C、很少

⒊您认为小摊为您提供了哪些方便?(   

A、  省时    B、价格较低    C、物品丰富

可补充:(                    

⒋您认为小摊有哪些不利之处?(   

A、  不卫生  B、影响市容  C、污染环境  D、有时会堵塞交通    可补充:(                    

⒌您认为小摊(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⒍您认为扬州市政府对于小摊应采取的措施是(   

A、坚决取缔    B、整治为主    C、不闻不问

问卷由六道题组成,从这六道题,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想要了解的六项内容:

1、居住地点有无小摊——调查小摊的空间分布;2、调查对象与小摊是否接触——调查人们在小摊购物的频率;3、小摊的作用——小摊购物的优点;4          ——小摊的缺点;5、小摊利弊——公众对小摊的态度;6、政府应采取的措施——公众对小摊的态度(偏重行为)

从这些项目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确定的研究目标,而每一道题的选项则是目标展开的程度。由此可见,要制定问卷,先要确定研究目标,然后,再将每个目标进行程度分解。如我们要调查“人们对中国足球队的态度”,就需要对“态度”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需要两个维度,分别针对这句话中的两个要素:态度和中国足球队。第一个维度与“态度”有关,涉及到人们“正面”或“负面”的情绪,当然,我们在测量时也需要中性的指标。第二维度与足球队的行为、言论有关,我们可以以此制作一个图表,来表示需要调查的维度之间的关系(参见图1)。

那么,这个问卷有问题么?首先,我们看它的目标。第1题了解小摊分布的方法其实不够妥当,因为,从调查对象的取样来看,如果不能将全城分成几个区,再从每个区中进行抽样,只是随意抽一些样本,是很难真正弄清小摊的分布的,因此,如果不进行分层抽样,就需要结合实地考察,以了解小摊的分布。此外,除了空间,还可以增加一个项目,即小摊出现的时间,如一天中什么时间小摊出现的比较多。第5题在表达上有不够明确的地方,利与弊常常要看具体的内容,有人会觉得离家很近、服务方便是有利,但是同时,影响市容是不利;也有人认为,小吃摊味道好是“有利”,但是,不够卫生是“不利”,因此,这个题目实际上调查的是市民总体的态度,但也是比较模糊的态度。

其次,从各题的选项来看,程度区分不明确是主要问题,如第1题,AB两项分别是“有一些、有,但不多”;第2题,BC两项的“偶尔、很少”都是区分不明确。此外,表达不妥当也需要注意。如第4题的D项“有时会堵塞交通”,“优势”应当拿掉,因为,前面的现象都没有加时间限制,而有无污染也是可以加“经常、有时”等时间限制词的,唯独这一项加就显得不恰当。所以,确定选项是要注意选项之间的距离要恰当,我们可以用三级、四级、五级来区分。当然,级数越多,统计越复杂。以上介绍的是封闭式问卷,即其答案是标准化的。这种问卷操作、统计都比较方便,但是,对于一些无主见的调查者来说,他们常常会猜测或随意答题,这就影响了调查的可信度。因此,问卷还有一种开放式的,就是要求调查者将自己的各种真实的想法写出来,可以各抒己见,自由表达,但是,面对各种复杂的阐述与论证,有时还夹杂着与问题无关的信息,对研究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我们建议:开放式问卷可以与封闭式问卷结合起来,对一些无法用级差序列调查的复杂问题,可以增加开放式问题。一般情况下,开放式问题应放在封闭式问题的后面,参见案例2

 案例2                    调查问卷的几种形式

第一种,语言形式的程度表示:

1、完全同意、大多数同意、中立、不同意、坚决不同意、不愿表态

2、优秀、良好、可以、不太好、差、无可奉告

3、绝对真实、时常真实、很少真实、从不真实、不知道

4、非常重要、比较重要、有一点重要、不重要、不知道

第二种,温度计形式是在线段中间设一个零类,左为负点,右为正点,形成一个级差序列:

第三种,排列式调查问卷。要求被调查的对象按照重要性的程度,将被选答案排序。如下例:

下列活动中,你最感兴趣的是:1    2     3     4   

A 围棋 B 中国象棋 C 国际象棋 D 军旗  D 跳棋 E 斗兽棋 F 五子棋     

第四种,开放式的调查问卷。

请你用一两句话,概括你对下列国家的最突出的印象。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                                        

俄国——                                        

制定问卷时容易发生的错误还有不少,我们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模棱两可的问题。这类问题涉及到词语本身的意义含糊不清,尤其是在不同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职业的影响下,各人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偏差。比如有的学生设计问题问道:“你们班上课有讲话的么?”回答的学生对“上课讲话”可能产生分歧,有人认为这是指“上课随便讲话,违反纪律的那一种”,但也有人认为是“小声说话,讨论问题,不一定违反纪律”,甚至有人认为“上课发言也是讲话”,这样一来,研究者想调查的现象变成了多种现象,这样的调查当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第二,双重或多重意义的问题。有的同学在编制问卷时,把两个或更多的问题编在一道题里面,造成调查对象无法给与确实的回答。如“你对国家足球与篮球队的表现满意么?A 很满意 B 满意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很不满意”回答者可能对足球不满意,对篮球满意,但是,他却无法填写。因此,在问题中不要用“和、与”等容易引起误解的词语。

第三,诱导性问题。问题的表达不应使用带有倾向性的语句,使调查对象的态度被语句本身所影响,问题应该尽可能是中性的形式。如“上课时,你不随便讲话,对么?”就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既然语句中已经表达了“不随便讲话”的态度,回答这也只能按照题目的意思回答。应该用“上课时,你有没有过随便讲话的经历?”又如借助于权威来阐述某一种带有倾向的观点,使调查者放弃真实的态度。如“大多数国内的教育专家认为,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成绩比较好,你同意么?”这么问,调查者的肯定回答必然会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