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梅中人的故事
l 编前语
编前语
“梅岭中学”,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梅中人”,一个多么令人自豪的称呼。曾几何时,一代代梅中人郑重许下了“今天我以梅中骄傲,明天梅中以我自豪”的铮铮誓言;曾几何时,一代代梅中人以文明的行为、优雅的举止、不凡的气质、好学的精神唱响了一曲曲梅中赞歌。扬州人青睐梅中,因为这里有着最适应孩子们成长的良好环境;扬州人信任梅中,因为他们有着最值得人信赖的优良品质。如今,新一代梅中人茁壮成长,他们用心将梅中的优良传统延续下来,发展之、完善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奏响了梅中新的乐章。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梅中校园、扬州市面,到处都能看到穿着梅中校服、胸配梅中校徽的梅中人,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演绎出一则则“好的故事”。
l 谢谢你,我可爱的同学
梅中像一个家
刚入校那年,我报名参加了秋季运动会中
二(5)班供稿
尽义务
星期六的上午,本来要开“趣味活动会”,可是因为下大雨,暂时取消了。回家的路上,我一手打伞,手天艰难的拿着一把不算轻的小椅子,踏着满是泥浆的路面。正巧,这时被A看见了,她对我说:“谢文!你好,你很累嘛!放我车上吧!”我很感激,不好意思地把东西放在她的车上。她毫无怨言,一直推车陪我走到了我家的小巷口才分手,接下来,我路程就轻松多了。
我非常感谢这位同学,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做了一名合格的“梅中人”。
一(9)班供稿
一句问候,一丝暖意
初带牙套,不怎么适应,吃东西不方便,就没去食堂,买了个面包,在教室里慢慢地啃着。同学们陆续进了教室,一个个都说:“怎么不去食堂,没事吧?”“没事。”我笑了笑,胸田却荡漾着丝丝暖意……
二(2)供稿
友情
在半年前,我班的朱晔怡同学在骑车时不慎跌入水沟,扭伤了脚,接连一个月时间,无法正常行走。由于微机课和音乐课楼层较高,朱晔怡无法自行上下楼,于是每次上课时都可以看见在楼梯上簇拥了一大堆同学,有的帮她拿书,有的搀着她的胳膊,有的托着她的腰,慢慢地,慢慢地将她“抬”上楼去。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同学的帮助,朱晔怡才能顺利地完成这一个月来的各项课程,并在随之到来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种现象很好,它可以体现我们班同学之间深厚的友情和极强的凝聚力,因此,我们班的后墙上能密密麻麻地贴了13张奖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12)班供稿
集体的温暖
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他一家在一次乘车回家探望爷爷、奶奶的过程中,发生车祸,他的父亲不幸去世,他的母亲和他也不幸被撞成重伤,倾刻间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就濒临破碎。
就在这时,我们全班同学都得知了这个消息,在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我们大家带着集体签名的礼物,到他就诊的医院看他,当然,也经过校方的同意和大力支持。
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过了一段时间便回到了我们大家中间。
一(12)供稿
l 老师,您辛苦了
56个电话
一个电话,传递一声温馨的问候。
在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时候,晚上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喂,小A知道我是谁吗?”一个熟悉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我思索着,猛然一惊:“
“嗯,终于有人知道我是谁了。”
我的手在颤抖,生怕自己犯了什么错误。
“把角平分线的定义背一遍!”
“这条题目应该这样做……”
二十分钟过去了,我终于明白了这道题的解法,时间已是晚上九点半了。
第二天到学校,同学们互相交流着,原来
这是需要多大的耐心啊,这56通电话包含着
56个电话,56份情。
二(8)班 供稿
榜 样
偶然在放学时,看见初二(12)班的班主任和几位同学正在打扫卫生,走近窗口听见:“××,你家远,快下雨了,外面还有邻班同学在等你,你就先走吧!马上我来替你扫吧!”多么亲切的话语呀,这看似很平凡的几句话却把我这个外班生都感动了。这才想到,怪不得平时(12)班的学生总是亲切地称呼她为“李老大”呢,她给的感觉就是如家那么温暖、亲切!
二(7)班供稿
窗 口
我正在做题,几道阅读理解题阻住了我的思路,我站起身,唉,去问老师吧。
午休还没开始,时间仿佛很快,我刚到办公室,铃声就响了,我不敢开门,从窗口望去,而我的动作,在铃声停止的一刹那,不,更确切的说是看见窗口里的那幕时停止了。
那窗口里的,是我的老师,办公室里面除了她,别无他人。我的老师熟睡了,她弓着背,趴在桌上睡得很香很香,而旁边放着的,是已做好的课件。我知道,趴着睡是无论怎样都不会睡好的,可老师却睡得那么香。我顿觉这个窗口非常和谐,主宰这个画面的,是老师,而老师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我们整个班级。我一下子明白了“梅中精神”是要老师和学生相互支持的,缺一不可,一个新的“梅中精神”的意义在我心里油然而生。
二(7)班供稿
信 任
“为什么没有默到100分?你可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啊。”
一(8)班供稿
说说我的领路人
在那件事之前,我一直以为
那天放学比较迟了,我们几个好朋友去拿车急着回家,可有一个人车的钥匙找不到了。我们准备去校门口的修车铺,但太晚了,铺子关门了,我们一群人只得再把锁着的车抬回学校。这时候四个下
相信有这样德才兼备的老师带领着我们,我们一家会成为合格的梅中人。
二(6)班供稿
l 梅中风尚满扬州
咱孙子也要上梅中
今天,尘土飞扬,在路上骑着车,又是顶风,眼睛还特别喜欢吃沙子,搞得我心情坏得要命。走到学校门前那条路时,由于道路狭窄,这里每天一次的“堵车行动”又开始了。迎面走来一对老夫妇,他们彼此手挽手,另一只手挡在脸前,挡着沙子。这时,一位穿着梅中校服的学生(我不认识)从后面骑了上来,当她从老夫妇身边骑过时,却不知怎的,车子歪了一下,碰到了那位老奶奶,那老奶奶向前一歪,幸好那位老爷爷扶住了她,不然她肯定要跌下来。那个女生本已骑过去,后来又赶紧回头,不住向老夫妇说对不起,老夫妇先是一愣,然后笑睬睬地说:“没关系,没关系。”然后走过去,隐约听他们说:“咱孙子以后也要上这中学……”风刹时间变小了,暖暖地……
二(7)班供稿
让座
公交车上,同学位正在热火朝天地交谈着,这时,车停了下来,几位年迈的老人晃晃悠悠地上了车,他们环顾了一下四周,想在这个小小的车厢内找到一个座位。这时,一位女生“哗”地一下站了起来,胸前“梅岭中学”的校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老奶奶您坐吧。”她轻柔地说。这位老人一面坐下,一面乐呵呵地夸奖着她。这下,车内的同学们都停止了谈话,一个接一个地让了座,老人们感动极了。从这里,我再一次体会到梅中精神之所在。梅中,她培养的是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完善人的教育。我爱梅中。
一(8)班供稿
清理路障
有一次,在上学路上,我看见前面马路上有一个坏掉的自行车胎横在马路中间,行人们纷纷绕开它从旁走,可就是没有一个人把它拾起来。我想车胎横在马路上这多不安全,万一有人从这边经过,又没有看见车胎,那肯定会摔下来的。我正准备上前拾起,可就在这时,一个穿着梅中校服的学生,已停下车,拿起这又黑又脏的车胎,把它带到前面很远的一个垃圾箱扔掉。我虽不认识他,但他那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却一直留在我的心中。
一(9)班供稿
雨中
记得一天下雨,中午放学时,我打着伞去买东西,突然听到一声清脆的声音:“小妹妹,没有雨伞回家吗?”那个小学生模样的女孩点点头。于是那个学生说:“那我背你回家怎么样?”那个小女孩有些不信,说:“真的啊?那谢谢了啊!”说完那个女学生背起了小学生步入风雨中。我不知怎地,只觉得一种自豪感在心中升起,我别的不太清楚,但我清楚那个女生是梅中人,因为她胸前的校徽在闪亮。
二(12)班
推车上桥
在一个大风的早晨,我骑车经过一座拱桥,坡度很大,只能下来推车。这时,一位送煤的老人,骑车小三轮,载着满满一筐煤上了桥,由于风太大,刚到桥中心,又向后滑了。这时,一位穿着梅中校服的学生从自行车上下来,匆匆跑到车后,二话没说便推了起来,老人感激地说了声谢谢,那位同学却笑着跑开了,周围的人都赞扬起这位同学来,这位同学又说:“没什么,这是梅中人应该做的。”
一(1)班供稿
l 我爱你,梅岭中学
那年的梅中是飞扬的般若,它开出一朵朵明亮而又盈满芳香的花。
谁能用语言演绎出这朵花的幽香?
谁能用词汇描绘出这朵花的艳丽?
永不落幕的梅中舞台上,
不停地上演着那些美丽而又平凡的故事。
一些让我们所有人都感动的事。
每每,
梅中的上空飘荡着几丝--
温暖,芬香的气体。
它慢慢地绕满我们的全身,
从皮肤渗入,
直抵人们的心灵,
然后清泉似地汩汩流过。
阳光下,
我们唱着《我爱梅岭》,
唱尽我们心中的自由、骄傲和向往。
二(8)班供稿
l 校园处处见真情
调换教室
梅中里有许多好人好事,关心他人、爱护花草、保护公物等。但是,在我的脑海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一件似乎很小、意义却很大的事--换班。
今年夏末秋至,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学年,这是我们最感到紧张的日子,因为快要中考了。可是老天好似要捉弄人一番,刚开学时,初三(11)班的张成同学的腿骨折了,这可害苦了他,因为初三(11)班在四楼,上下楼很不方便。学校了解情况后,十分的重视,便和别的班级商量能不能暂时调换一下教室,最后,一楼的初三(2)班与初三(11)班临时换教室,这给张成同学带来了方便。
此事虽小,但我认为这体现了我们梅中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精神,相信只要是梅中人,就一定会感到集体的温馨与快乐。
三(10)班供稿
点滴见真情
我校是众所皆知的文明学校,而这一切都
一次,我去音乐教室上课,看见一位老婆婆,可能是来找人的,由于她对我们学校不太了解,找不着她要找到的班级在哪里。这时,一位初一的同学主动走上前,问老婆婆需要什么帮助,并主动为她带路。我清晰地看见老婆婆洋溢着笑容,我想此刻她的心里也正在赞许这位同学,我想这位同学的行为可能是梅中精神最好的诠译。
还有几次,我妈妈为我送古筝,回家总是对我说:“你们学校的同学真懂礼貌,看到我还敬礼喊声‘老师好’,我真有些受宠若惊!”我听了笑说:“这些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
二(8)班供稿
工人师傅对我们的关怀
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裤子拉链坏了,她很着急,我陪她到厕所帮她修理,可是凭我们这两个毛小孩哪知道怎样修拉链。这时打扫厕所清洁的阿姨进来看见我们这般着急的模样没有不闻不问,而是很关心地问我们是否需要她的帮助,在阿姨的帮助下拉链修好了。
这件事很让我感动,一个打扫厕所的工人师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的很认真也很快乐,还时常做着她的份外事,以她的爱心关怀着我们。
好阿姨,好老师,谢谢您!
二(2)班供稿
感动的瞬间
放学了,我哼着小曲,踏着轻快的脚步,向校门走去。忽然,一个刺眼的纸团映入了我的眼帘。捡,还是不捡呢?我脑中思绪在打架。对了,我望了望我胸前的校徽。把它捡起来!因为我是“梅中人”!我有责任保护我们的家园!我向那团纸走了过去,没想到一位留长发扎马尾辫的大姐姐一个大步跨上前捡了起来,扔进了垃圾箱,她回过头向我微微一笑,走了。
她那微笑,好像在说:“梅中是我们的家,卫生文明靠大家!”我继续向前走,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激动。天更蓝了,小鸟的声音也更清脆了,那位姐姐的微笑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中!
一(3)班供稿
食堂里
中午,还剩最后一队人在剩下的这个窗口打饭了,迎面走过来一位老师,同学们主动招呼教师到前面来打饭,可老师却笑着说:“大家一块儿排队吧!”于是,一队老师和学生们共组的队伍成了食堂一道美丽的风景。一会儿,一个初三女同学焦急地说:“唉呀!都十二点多了,老师还在办公室等我去呢!”于是她准备迟点吃饭。这时,一位同学开口了:“这位女同学,你有急事吧?你就到前面去打吧!大家同意吗?”排队的同学都点点头,大家都深知初三的学习紧张不易,都表示同意。
我想,只要梅中才有这么团结、温馨、感人的画面,只有梅中人才会如此关心、友爱、谅解别人! 二(12)班 供稿
好风尚
我是住宿生。记得,刚进入梅中时,我对扬州还很陌生,而且我还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经常找不到东西。有一次,我带着200元钱来到食堂,记得那天是买饭菜票的钱的,送餐具的时候,就随手把钱包放到桌子上,忘了拿了。
那时,我急得哭了起来。我不敢告诉家人,钱丢了,我该怎么办,谁会帮我呢?同学们知道了这件事。他们为了帮助我,中午都没回家吃饭,把初一、初二都问遍了,可谁都说没有,我也想过,谁拿了200元钱会上交呢?只有傻瓜才这么做。我放弃了,可同学们却没有,跑到广播室播出了这件事。下午,就有一个不留姓名的同学来到我们班,把200元钱交给了我。当我问他是哪个班叫什么名字时,他没有说,他只告诉我,他是初三的一名学生。
一(7)班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