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黄浦杯”长三角“教育中的创意”征文比赛
请有意参加此征文比赛的老师最迟于5月28日交论文WORD电子稿,传到yzmlzxjkc@126.com,要求A4,最多4000字,同时交审稿费20元给陈翔!
(该比赛参赛教师涉及6省1市,级别教高,市教科所在年度考核学校时纳入获奖论文考核)
来稿评选要求:
1.体现创意设计的基本特征,即“有创意、可操作、已实践”。
(1) 有创意:根据本地本校的教改实际提出自己的研究设想,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反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有独特个性的做法。
(2) 可操作:重点介绍某种创意方案实施的基本程序、主要步骤和操作要点,可以适当举例说明,但不追求理论上的研究深度和论证发挥。
(3) 已实践:创意设计应是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教育方案,既是一个可供参照实施的预案,同时也有实施后的效果反映和经验总结。
2.选择适当的研究视角和载体,可以从学校管理、课堂教学、校本课程、考试评价、班级建设、学生发展、教师教育、家庭教育、学校科研等不同角度切入,将某方面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加以归纳提炼,形成创意设计。
3.注意创意设计的一般形式要求,如包括研究背景、创意思路、实施程序、操作要点、效果评析等主要环节。具体写作形式不求一律,应根据具体情况,体现出各自创意的特点。
4.征文篇幅一般以4000字左右为宜,并未在省市级以上报刊中公开发表。
范例:
《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的若干思考》(上海李伟涛)
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的若干思考
——MSDCD优秀案例评选活动综述
李伟涛(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政策研究室)
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的英文简称是MSDCD。“MSDCD优秀案例评选活动”,是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上海市教育学会、上海市教委督导室、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共同举办的。该活动受到上海市各区县中小学与幼儿园的积极配合,共收到参评案例471篇,评审委员会经过3轮严格评选,评出一等奖27篇,二等奖70篇,三等奖129篇。
一、MSDCD活动的背景
本次活动之所以受到广大中小学与幼儿园的积极响应,其首要的原因就在于:该活动契合了当前我国尤其是发达地区教育改革的背景。
1、“现代学校发展”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的同时,实际上,自然而然就衍生出“现代学校发展”这一概念。因为学校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单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任何教育改革,固然需要教育政策法规自上而下的推动,都最终都需要学校加以具体贯彻和落实,只有一所一所的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不断努力体现现代学校教育特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现代化水平才可
能得以提高。
2、现代学校发展需要引入“设计”概念
推动现代学校发展,需要我们的学校学会设计,讲究发展策略。因为现代学校发展是一种主动办学、自主发展,不是外控式管理,而应是内控式管理。一所学校若缺乏设计意识与设计策略,“脚踏西瓜皮,踩到哪里算哪里”,谈何主动适应外界环境对学校发展的需求,谈何办出学校的特色与个性,谈何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区)中的教育资源呢?上个世纪90年末以来,上海市中小学与幼儿园的学校发展设计意识与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创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均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与定位,重大战略与具体项目等等。
3、“创意设计”是落实学校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持
推动现代学校发展,仅仅有学校发展规划这种宏观方面的设计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点点滴滴的、具体、可操作的创意设计的支持。比如,很多学校提出了科研先导战略、学校自培计划,但其具体落实下去,还需要把这些战略、计划细化,细化成一个一个小的具有创意性的设计。只有如此,规划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现代学校的发展。
二、MSDCD活动开展的机制 本次活动之所以受到广大中小学与幼儿园的积极响应,也与该活动采用的“先出样板,再研讨与培训,而后才征集案例”的展开机制密不可分。
1、样板机制
由于现代发展创意设计是一项新的案例形式,与人们比较熟悉的教学案例、课题设计都不相同,因而,本次活动首先安排向明中学、上海中学与北郊高级中学等学校,进行了样板案例写作的尝试与探索。3所学校的样板案例分别是向明中学的《教师成功教学事例推荐活动设计方案》、上海中学的《CPS课程设计方案》、北郊高级中学的《综合教研组的设置与运行设计方案》等等。
2、研讨机制
不过,只有样板案例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研讨活动,让更多的学校从样板案例中学会创意设计,因此,2004年5月,活动主办单位在向明中学召开了一个以样板案例为基础的“现代学校特征分析研讨会”。研讨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使大家对现代学校特征进行了思考。实际上,认识现代学校特征是目前广大中小学走向现代学校的一个突破口,也是进行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的一个思想根基。
3、培训机制
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对各区县协助单位的负责人、近百所中小学与幼儿园进行了培训与辅导。培训与辅导的主要内容是以样板案例为基础,对“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进行解读,诸如什么是现代、现代学校、现代学校发展;现代学校教育特征有哪些;创意设计的标准与要求是什么,以及与教学案例、学校规划、课题设计有什么区别等等。
三、MSDCD活动的价值 在“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样板案例设计、研讨与培训及辅导过程中,参与者普遍认为,本次活动本身富有创意,具有以下几方面明显的价值:
1、促进了人们对现代学校特征的思索
本次活动特别强调对现代学校特征的认识,而不是给现代学校下一个完整而准确的界定。这不仅体现了“现代学校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价值导向,也符合目前很多学校的办学行为具有现代学校教育特征的萌芽但缺乏有意识思考,以及对现代学校的认识不深的实际。因而,从思索现代学校特征入手,并要求学校提供能够体现现代学校特征的点点滴滴的创意设计,就不失为促进现代学校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人们对现代学校特征认识得越多、越深刻,人们对现代学校的理解便会越清晰、越准确起来。
在本次活动中,很多学校对现代学校特征的思索是很有启发性的。比如,七色花小学在参评的《五年级“311问题墙活动”设计方案》中提出,学校开展活动应该体现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拉近生活与学习的距离,并要将“多样性”、“开放性”、“协同合作”、“相互依存”等教育生态意识贯彻于活动中。再比如,北郊高级中学的设计方案《综合教研组的设置与运行》中提出的:现代学校教师的工作组织与运行机制,应打破传统的年级分组或学科分组,而应本着学科文化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思想,重视个人、社会、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科学、艺术与道德的内在统一。
2、促进了学校的设计意识、理念与实践的转化能力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虽然从国外引入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概念很多,课程改革的理念也很好,但大多数理念并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实践,产生“生产力”。原因是什么?因为理念毕竟是比较笼统的,对学校改革与发展仅仅是指导性的,而并不能直接促进现代学校发展。因而,要切实发挥理念的作用,就必须把理念转化为实践。通过什么转化?本次活动所提出的“创意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与途径。所谓创意设计,就是要根据理念,围绕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结合学校特点与实际情况,进行创意设计,形成具体的、有操作性的、能够体现学校特点的方案。比如,向明中学提出的教师成功教学事例推荐活动,就是对以人为本、发展性评价理念的具体体现,并结合了学校特点,因为向明中学不是仅仅让学生参与评教,而是让学生向老师推荐一堂成功课的做法,不仅能够让教师感受成功,找到自己的发展优势,而且体现了学校历来奉行的“学生是学校主人”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我国教育改革中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很多优秀班主任与教师的经验得不到提升,提升为一种方法、理论,从而也就难以推广,同样,很多办学优良的学校的发展经验也得不到提升和有效推广。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乏一些办学上乘的优质学校,但人们对这些学校的办学好在哪里、为什么好等方面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原因是什么?其实,也是因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相脱节,缺少了“技术”这个中介的联结,或者说,缺少把学校发展经验有策略地予以提升、提炼。实际上,本次活动提出的创意设计,就是提升学校发展经验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与形式。这也是参与本次活动的学校普遍认同的一个价值。
3、促进了学校发展经验的交流与分享
在活动的培训与辅导中,参与者普遍感到,事实上现在很多学校都存在点点滴滴的富有创新的做法,尤其是参与创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素质教育实验校与示范性幼儿园。因而,通过创意设计的形式,把这些富有创新的做法予以梳理、提炼,就可以起到相互交流与分享的效果,同时发挥示范学校的辐射与示范功能。另外,参与活动的学校也普遍感到,与学校发展规划相比,创意设计更具有可学性,因为学校发展规划往往受学校的历史传统、规模的影响,而创意设计受到的制约因素就相对较少。
四、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从本次活动收到的参评案例来看,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对这些不足进行反思是很必要的,因为它反映了人们对现代学校发展的认识与理解。
1、评估意识比较淡薄
一个完整的创意设计,除了设计名称、设计背景、设计目的、设计的创意之处、实施步骤与操作要点之外,还应包括创意设计实施效果的评估。但从参评的案例来看,很多学校对这一部分重视不够,并且认识比较粗略、肤浅。这反映出:在当前学校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评估功能的认识与评估机制的探索方面还比较薄弱。而缺乏评估意识的结果就是:难以诊断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难以发现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难以判断实施所耗费的成本与代价,从而也就难以不断调整与完善创意设计方案,使创意设计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再反观现代企业,它们的评估意识就比较强,不仅建立创新设计的监控与评估机制,还往往把评估报告交给投资方。
2、学校发展中的制度创新比较缺乏
现代学校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需要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既包括政府与学校职责关系的理顺、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也包括学校内部制度的创新。在本次活动中,一些学校在此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创意,比如思南路幼儿园的设计方案《社会评议协调委员会的设置与运行》,便是幼儿园采用“评议”的形式,主动与社区加强双向沟通,真正让社会参与幼儿园评价的一种机制上的探索。但从参评案例的内容来看,总体上讲,中小学关于学校内部制度创新以及学校与社区互动的创意设计相对较少。因而,学校发展中的制度创新应该成为今后现代学校发展过程中值得研究与探索的一个问题。
3、创新性与协调性的关系问题
现代学校发展创意设计,无疑要具有很大的创新性,但好的创意设计除了具有创新性之外,还要具有协调性。因为学校发展是一个系统,其包含的多种要素是复杂地交叉在一起的。如果某一要素的创新不能与其它要素很好的协调的话,创新就往往缺乏生命力,并容易导致系统的紊乱。因而,正确处理创意设计的创新性与协调性就变得很重要。
但从参评案例的内容分析来看,一些学校在上述关系的处理上还不到位,往往就课程创新谈课程创新,而忽视课程与教师的联系,因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一项富有创新的课程建设必然对教师的角色与技术提出相应的要求;另外,创新性与协调性关系处理不到位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学校发展创意设计缺乏校本化,即没有很好的论述学校发展创意设计与学校办学理念、定位或者学校发展环境的契合程度。总之,正确处理好创新性与协调性的关系,对于增强创意设计实施的可行性,减少创意设计实施的成本,以及促进学校发展特色的形成都是非常重要的。(《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