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扬州市梅岭中学 王小勇 225002
实施教学目标评价是深入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有效的、主要的途径。教学目标评价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作用。但是,我们认为,健全、完善的物理教学目标评价,应该包括感知、技能与情感三大教学领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感与认识有着密切联系,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和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心理,运用情意原理调节学生的情意状态,培养学生丰富健康的感情,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只有加强情感教学目标的研究和实践,才能使认知、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评价得以深入发展,也才能使初中物理教学改革进入一个新境界,促使物理教学任务的全面实现。近几年来,我们在实施认知、技能领域目标评价的同时,对情感领域教学目标与评价进行了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强化课堂中的情感教学,使学生愿意学,而不是要学生学
1、挖掘教材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
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冲动,是科学探究的开端,正是好奇心引导着人类打开了科学的大门,而每一个学生天生具有这种情感。研究过程中的喜悦与快乐是建立在自己的思维过程和辛勤劳动的基础上的。这种情感体验也是研究、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感之一。在科学活动中还可以造就人的客观、公正、无私的情感。因为科学研究和学习都要求人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学习科学的过程蕴含各种积极的情感,这个过程也正是培养高尚的情感的过程。
如《§1·2 声音的特征》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同学闭上双眼,静听我演奏几种乐器,竹笛、葫芦丝、口琴、吉他,教育学生我们生活在有声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好,但是我们还要想到还有很多的聋哑人,对这些人我们要关心和爱护;然后再问学生听到了几种乐器,我们为什么能够分别这几种乐器,为什么乐曲的声音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从而引入到今天的课题,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加强学生对声音特征的了解,最后我在实物展台下拆口琴,让学生了解口琴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美妙的声音,进一步讲解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材料有关,起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这样既教育学生要尊重一些弱势群体又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事实上,只有智能与情感联袂登台,智能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
物理学就好象一把开启自然奥秘的“金钥匙”,将来要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上好物理课尤其重要。最后的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物理的良好情绪、情感,是探求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动力,学习物理过程就是培养自己情商的过程,所以学好物理对自己终身有用。这一堂课的教学,强化了学生探究物理的动机,从而更愿意上好物理课。
2、创设情境,突出科学探究,激发兴趣,使学生学得生动
有人曾调查了参加第一到第四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的学生对九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情况,其中居于前四位的是物理、数学、化学、外语,参加全国物理决赛的学生对物理感兴趣的人数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兴趣(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有人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进行了较广泛的调查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学生的物理成绩与对本学科的兴趣(积极的学科情感)呈高度正相关,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使人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全神贯注地学习,不以学习为负担,而以学习为享受,所以人们在浓厚的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爱因斯坦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理亦源于此。
只有当学生对问题本身感兴趣时,才能和教师一起积极思考,初中学生对自然现象及规律本身存在着强烈的探究欲望。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原有的基础教育存在扼杀学生兴趣、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等许多问题,教学评价的“唯分”现象普遍存在。而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彻底地把学生的地位突出出来。在这教育评价制度下,学生简直成了解题工具。为了给学生一片科学的天空,为了给学生将来具有科学的态度、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也为了能够真正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体验探索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
如电路初探。这部分的内容大多数的同学都很感兴趣,但是要想把它学好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不少同学很浮躁,这里我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法,有些电路的连接形式学生想不通的,让他自己实践,从中悟出道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还购买了《新课标实验室》这套软件,让学生在电脑上来模拟实物,解决了在家没有实物这一难题,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进行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使学生好学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由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必然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1、 善待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需要得到教师的爱是每一位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热爱每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疑难,若不能及时消除,久而久之,就会成为学习的障碍,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大减,也必将影响学习效果。尤其对于一部分后进生,我坚持“走小步,不停步,积小步,成大步”的做法,为他们解决问题提供每个台阶,让他们也能在一个没有精神压力的舒展宽松环境中愉快的学习。
学生的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
如判定电路结构是学生最感头痛的内容,这也是进行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功率计算的关键。我在教学中用“去表法”、“接点法”和标出电流方向的办法,教学生学会看懂一些复杂的电路图:就是在识别电路图时,可将电压表去掉(电压表内阻很大,在电路中起开路作用),可将电流表看作一根导线(电流表内阻很小,在电路中起短路作用);两个接点间若没有用电器可以看成一个点;这样一处理,复杂的电路图就转化成简单的电路图,然后再顺着电流的方向看,哪些元件是串联,哪些是并联,这样就一目了然。
2、以情喻理,情感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因素
“言为心声,情动于意而形于色”,如果没有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哪会有讲课时津津乐道的热情和笑容可掷的神情呢?又哪会获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呢?教师应敬业为先,满腔热情地投人到物理教学工作中去,不断自我完善,以饱满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就会对学生学习情感产生巨大的影响。正如赞可夫所说:“如果教师本身就燃烧着对知识的渴望,学生就会迷恋于知识的获取”。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特别是对已经产生厌学情绪的学生,教学要求更可适当放低一点,考试题目要易一点,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千万不能过高要求,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情感教学是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教于情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注意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使他们获得心理的满足。在进行课堂提问,布置作业和进行测试时,对学生分三个层次进行处理,即分层施教,分层训练,分层要求,分层评价,对考虑问题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及时表扬,对学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对学习有退步的学生及时提醒。解决他们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生的情感比作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作种籽,他说:“只关心种籽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籽喂麻雀”,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情感因素的研究,应该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只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注重学生的心理研究,以自己之爱,唤起学生之情,以自身之感,启迪学生之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一定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从而使师生在愉快、情感融洽的氛围中完成“教”与“学”的任务,使学生从跃跃欲试发展为埋头探索,孜孜以求地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思索,逐步深化自己的认识程度,并从中提高自己认识未知世界的能力和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