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学生表情,加强信息反馈
眼神是人对内外刺激产生的心理感受通过眼睛表现出的情感反映和流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会隐瞒不会说谎”。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惯用眼生表达他们在思品课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教师如何通过学生眼神捕捉其内心活动,是思品课教学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眼神表达着学生对思品课教学的满足感
满足是人的基本欲望。学生对思品课教学的满足程度,除了用口头语和体态语(如点头、喜笑、鼓掌等)表示外,还通过眼神显露出来,尤其部分性格内向,气质沉静,不善言辞,含而不露的学生,更常用眼神表达他对思品课教与学的感受。学生对思品课学习的不满足,不成功,不便在教师面前用其他方式来表达,通过眼神显露更是常见的现象。在思品课中,这种信息反馈表明了学生对教材、教法、教学片段和整堂课教学的心理感受,验证着教与学的成败,因而教师细心观察学生上课时的眼神,以便主动及时地调整教学,改进教法。
当上课伊始,学生常用眼神表达着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要求是否容纳和接受的心理;当新教材出现,学生用眼神表达着是否有兴趣的心理;当教师讲解时,学生惯用眼神表达着是否听清楚弄明白的心理;当按规定完成一次练习或活动时,学生的眼神表达着有所收获和体验的满足心理;当课的某环节运作或下课后的短时间内,学生的眼神表达着教与学对其身心有效刺激的满足心理。
二、眼神流露出学生对思品知识的求实欲
当今的中学生眼界开阔,具有发散思维的特点,他们在思品课学习中,常常表现出不仅要知其然,还力求知其所以然的要求,加之现代传播媒体的宣传报道对学生的感染和影响,学生直接和间接接触知识的机会增加,范围扩展。他们在思品课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对许多知识的不了解和陌生感,对许多问题的不理解和困惑感,很想在思品教师和思品课教学中找到答案。
当学生求知不欲,且有时不便问老师或有的学生不善于甚至不敢问老师时,就会通过眼神流露出来。
三、眼神泄露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注意着什么的时候,就在感知着什么,记忆着什么,思考着什么或想象着什么。因此,注意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当学生觉得教学活动有一定意义,并能为自己所接受时,就会引起注意。但思品课教学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着学生的注意程度,并通过学生的眼神泄露出来。一般讲,教材难易程度脱离学生实际,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法呆板生硬,内容乏味,不能唤醒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措施拖拉费时,消耗了学生的注意力;讲解含糊不清,听不懂,玩弄了学生的注意力;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测验受挫而产生的失望心思转嫁到思品课中来,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应细心观察学生眼神,及时捕捉学生的内心活动,寻找使学生注意集中的良策,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
四、眼神反映出学生对思品课教师的敬佩感
一个好的思品教师,必将受到学生的爱戴和敬佩。在思品课教学中,学生惯用眼神和表情表达对教师的赏识之心,喜悦之情。教师善于观察和捕捉这方面的信息,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教学关系。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和沟通,是教师进一步搞好教学工作的动力,能激发学生学好思品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此,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作做到良好的教师姿势,精练的语言表达,对教材内涵的深刻理解和处理,有较高的组织教学,调空教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让学生叹服的教学水平唤起学生的共鸣,感应教学的乐趣,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品课教学中学生眼神的丰富内涵,是对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教师应当重视它,揣摩它,研究它,针对教学的不同情况,不断提高对学生眼神的洞察能力和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使之更好地为改进教学服务。
政治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