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得体地交流》教学改进课堂反思
扬州市梅岭中学 语文 七年级 马彦
第一稿:
一、导入课题
二、阅读文本,引发思考
三、深入探究
在这个环节主要是安排了五则材料,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学生阅读后探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最后得出结论:与人交流注意场合、注意对象、注意文明,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精彩一秀
模拟记者采访:在商店采访一位顾客,了解对方对某种商品的使用意见
五、布置作业,总结本课
修改稿:
口语交际——得体地交流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二、阅读文本,引发思考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有这样一个情景:雷雨之夜,一个孩子问为什么打雷,我们先不听玛丽亚的解释,先想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
下面我们来听听玛利亚是怎么解释的。
那么现在如果老师再请大家想想怎么对孩子解释打雷的原因,你会怎么说呢?
四、角色定位,我来说话
人与人的交际,都在一定的场合进行,假设你在“二分明月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颁奖仪式上主持人手持话筒让你说说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你怎么说?比赛结束以后,你的竞争对手向你表示祝贺,你怎么说?放学路上,你的铁哥们祝贺你,你怎么说?
五、情景再现,我来点评
前段时间,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时候,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小高作为一名志愿者,在路口维持交通秩序时,一位中学生骑着自行车硬闯红灯,这时,小高迎上去说:“喂,你想干吗?想找死呀?”结果引起了争执,反而影响了交通。
小高进行交通劝告,为何最后却反而影响了交通?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与别人意见不一的时候,那么这样的情况出现时,你该怎么说呢?老师给大家设置一个情景:
比如:星期天,你打电话给你的好朋友邀请他一起去参观新落成的扬泰机场。可你的好朋友说因为学习忙不想去。你想努力说服他,让他同意一道去,你该怎么说呢?
六、小小剧场,大显身手
接下来,有一些小演员们要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一下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请大家仔细留心,看看他们的对话有哪些是得体的,有哪些是不得体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呢?
(一)欣赏课本剧
(二)新闻发布会,演员零距离 “活动课风波”剧组新闻发布会
请大家说出剧中人物说话得体或者不得体的地方。
八、生活点滴、真切体味
刚才这个课本剧展示的校园里的人和事,其实,生活才是口语交际的大课堂,请大家回想一下,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曾经说话不得体的时候,或者看到过别人说话不得体的情况,或者也可以说说有没有谁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表现非常得体的,说出来给大家听听。运用今天这堂课的所学,分析不得体或者得体的理由。八、总结本课,教师寄语
反思心得:
在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乐于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所以我设计了“角色定位,我来说话” 这个模拟交际话题,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摒弃“语言的垃圾”,汲取口语表达的丰富养分。
口语交际课上的活动应是现实生活的呈现或再现,情境的创设往往运用环境营造、言语渲染、角色设置、模拟现场等手段,从而形成生动有趣、逼真现实的口语交际氛围。比如“参观扬泰机场”那个环节,这个模拟活动场景是学生经历或部分经历过的,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再从口语交际规则的角度去重新审视,学生容易发现自己在交际技巧及态度方面的偏差,从而达到规范口语交际技能的目的。同时,在情境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学会、对人尊重、对朋友友善,多向互动的活动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学生获取的知识与能力会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价值,模拟实践中得到的知识会内化为能力,帮助他们以文明、真诚的姿态融入社会生活。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说第一个环节,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提出观看要求,使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比如课本剧这个环节,在课本剧编排时不要编排几个零散的片断,最好是围绕一个主题有机整合在一起,例如“课间十分钟”“体育活动课前”等,这样不至于产生过大的跳跃性,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所展现的场景可以更多一些,可以多选取几个场合,多角度地展现日常校园生活,可以广泛地征求学生的意见,集思广益,学生才是主角,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更丰富,所想到的也更全面真实,这样会使课本剧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看完后会更有感触,这样课本剧作为本节课的高潮部分,也会起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