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中30年校庆(系列报道之一)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编者按:2018年,在拥有本部和京华城校区的基础上,梅中大家庭中又添了“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竹西中学”“扬州市梅岭中学教育集团运河中学”两位新成员,正式成立梅岭中学教育集团。从一所学校发展到集团化办学,这是梅岭中学建校30年历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作为扬州老百姓心目中一直以来的好学校,拥有骄人升学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能从她身上解读到什么?一所好学校究竟什么样?在梅岭中学建校30周年校庆之际,本报与您一起走近梅中,品读梅中故事,去深度探寻这所好学校的文化内核。

 

 “一所好学校究竟什么样?”系列报道之一】

  用高品质办学回答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之问”

梅中30年发展的变与不变

本报记者 蒋斯亮

一所学校经历从公办共有到公有民营,后又回归公办;从一所学校发展到两个校区,再携手成员校组建教育集团。过去的30年,梅岭中学注定不平凡。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次又一次出发。”在梅岭中学现任校长乐文进看来,变革中的一次次出发,既是梅中不断攀越的契机,又是学校实现办学新高度的秘诀。

有生命力的学校必然是不断求变的。而在梅中一个个关于“变”的故事里,却始终贯穿着一条不变的“红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梅中30年,社会对这所好学校的期待在变,面对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之问,梅岭中学三任校长都遵循着“变化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创新”的治校逻辑,用高品质的办学成果作出掷地有声地回答。

    

生源大迁徙

1988年,位于原扬州印染厂西侧的市十一中师生流失严重,举步维艰,而与之毗邻的原市四中因形势需要改办职业学校。出于弥补城市东北片区初中学校不足的考量,市政府决定撤销原市十一中,成立梅岭中学,划区招生。

新建的梅岭中学,一“出生”便遭遇优秀生源集体“逃离”的尴尬。老百姓担忧的是这所学校的质量。梅中人没有选择怨天尤人。第一任校长殷长江带领全体教师艰苦耕耘,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扭转了老百姓对梅中的偏见。

“当时家里只要有点门路的,都把孩子的户口迁到别的学区去了。”老校长殷长江今年80岁了,回忆起30年前梅中的第一届招生,他用“户口大逃亡”来形容当时的情形。

学校没有生源怎么能行?殷长江校长带领老师们想尽办法:向社会广泛宣传从扬中、附中交流到梅中来的6名高级教师,动用个人的力量挽留好生源,争取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政策支持……198891日,第一届306名学生顺利开学。

然而学校师生普遍信心不足,殷校长愁在心里。不过,很快一个机会来了。

当年是市直初中实行就近入学的第一年。市教育局决定组织月考对市直初中全体初一新生进行质量大摸底。

一定要打个翻身仗!于是,殷校长号召语、数、外三门学科老师全部参加课后辅导,其余学科老师只要教过相关课程的也来帮忙,连学过英语的图书馆老师都加入到了辅导行列。

月考结果让所有市直初中校长都吃了一惊:梅岭中学三门月考均分排名市直第一。“当时的扬州日报上都登了这则消息。”殷校长说,正是这次月考,极大地提振了师生的信心,也赢得了老百姓对梅中的刮目相看。

靠着这股子敬业精神,在后来的期中统考、学年测试中梅中排名都名列前茅。1990年梅岭中学第一届毕业生迎来中考,一炮打响,当年中考成绩排名冲进市直前三。到了第二年,在21个中考考评指标中,梅中有18个指标排名全市第一,综合指标排名第一稳居了10多年。

迅速提升的梅中质量,让老百姓纷纷选择回迁户口,户口逃离很快转变为生源涌入。“一个居委会一般80个左右的生源,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00多人。”

梅中30年办学历程中,办学体制的轮回带来了生源的几次迁徙,但不论是优质生源还是自然生源,梅中的老师们都用传承不变的敬业精神呵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这种精神是一种最纯粹的教育精神,一支粉笔,一方讲台,不问学生的来历和家庭背景,肩抗家庭的命运和孩子的一生,恪守作为教师的职业荣光。

    

三任“娃娃头”

“校长没有什么了不起,千万不能把校长当官做。”回忆自己在梅中担任校长的12年,老校长殷长江更愿意别人称他是“娃娃头”。而事实上,三任校长都是学生们爱戴的“娃娃头”,因为他们心里都装着娃娃们。“让每个孩子都公平地享有学习的权利,努力办好学校,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出彩奠基。”这样的教育理念历经30年传承,梅中必然“与众不同”。

1998年,第一届学生入学后,教务部门按照当时学校的惯例把学生按照成绩分ABC班。“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殷校长叫停了ABC班,改为S型分班,每班既有尖子生,也有薄弱生。

不能耽误孩子们。这是老殷校长心中最朴素的教育理念。他为学生们尽最大可能打造课堂条件:不缺学生一个物、化实验;教师的课堂演示实验变成学生的个人实验,人人都有机会动手操作;聘请外教来校任教,成为当年教育界的重磅新闻;举办趣味运动会,在全市开创“快乐体育”的先河……

学校初创时,学校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学校全部家当就是一栋教学楼,半幢办公楼。殷老校长多方奔走、筹措,促成了香港船王程余斋先生及其儿子程义先生与梅中的缘分。程家多次出资共计500多万港币,余斋连廊、体育馆、图书馆、学生食堂、电脑教室在梅中校园里先后拔地而起。“余斋奖学金”更是在梅中学子心中种下善的种子。

2000年开始,王力耕校长执掌梅中阶段,梅中在经过10多年的创业之后,进入快速发展期。摆在王力耕校长面前的办学难题变成了应试背景下素质教育如何落地生根。他提出“三问学生”,让很多教师开始反思当时的教育。“学生在取得高分的同时是否愉快?”“进入高一级学校之后,学生还有没有潜力?”“学生毕业之后,会不会眷恋母校?”

“三问”带来的思考,改变了学校对“好学生”的理解:教室门一关,一个年级就一个好学生;教室门一开,每个活动都有一批好学生。尊重人、完善人、发展人,才能激发学习欲望,发现自身兴趣,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20016月,和20067月,梅中师生两次做客央视,专题展示学校素质教育活动成果。一大批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竞赛、展示中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得到挖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位运行的梅中,又该如何更上层楼?2010年之后,乐文进校长顶着压力,保持老校长的传统,平行分班,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说,在需要快速见到办学成绩的建校初期,不分重点班是一种教育的坚守,那么盛名之下梅中面临诸多社会压力的情况下,不分重点班,更是一种理念的传承和教育的自信。

课堂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殷长江校长抓课堂,扭转人们的偏见;还是王力耕校长对于“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在课堂”的教育实践让学校在全国扬名;又或是乐文进校长扩大课堂的外延,在更广泛意义的课堂里培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三位校长虽然身处学校不同的发展时期,但都把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始终摆在办学第一位。

 

人人“梅中范”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人们对好学校的评价标准还主要停留在考试分数的高低上,学校之间比的就是升学质量。但梅中却比别人看得远,看得深。“全面质量观”是三任校长的共识:分数是必要的,但它绝不是质量的全部,“没有分数,今天过不了关;只有分数,明天过不了关”。

有两个“破案”小故事,一直被校长们津津乐道。

殷长江校长主张学校不仅要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还要提升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文明素养的培养便是殷校长重点抓的工作之一。一次,政教主任在教学楼的墙上发现一个男生的泥脚印。虽然这是件小事,但校长室偏要“小题大做”,要求全校男生脱鞋比对。虽然最后也没“抓”到“作案人”,但从那之后,学校的墙壁再也没有出现过脚印。

在王力耕任校长的10年里,也有一次“未破之案”。一天,王校长发现,初三年级所在的四楼,走廊灯的开关被人破坏了。

没有采取全员排查的方式,而是在全体初三学生会上播放一张坏开关的照片。“老师知道,你们作为初三的学生有学业压力,但孩子们,你们释放压力的地方错了……”少了批评,多了共情,学校没有再追查到底是谁破坏了开关,但神奇地是,开关修好后再没有坏过。

两个“破案”故事,两任校长的做法不同,原因是对校情、学情的不同考量。但他们注重抓常规管理,抓文明素养的背后,都指向同一个理念:未来只有综合素养高的学生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梅中毕业生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升入高一级学校后,很多老师的反馈让我们欣慰:遇见老师主动问好的一定是梅中学生;体检时双手递上体检表给医生的一定也是梅中学生……”王力耕校长说。

彬彬有礼、谈吐不凡,素养全面,一身儒雅之气的梅中学生是如何炼成的?靠的是老师的身教,而不是冷冰冰的制度。为了养成学生主动问好的习惯,当年余可夫副校长每天早晨带着值勤老师站在校门口,向每一位走进学校的学生主动说声“同学好!”一开始,不仅学生会羞怯地跑开,连一些老师也不好意思,不过时间一长,坚持久了,学生们也慢慢回敬老师一声好,最后主动向老师问好。

“我是梅中人”演讲比赛让学生思考梅中对于自己的意义;“小红帽义工联盟”的志愿岗位上,教会学生“日行一善”的人生态度;梅中震撼的全校跑操场面,跑出师生积极向上的“精气神”;元旦艺术节,成为梅中毕业生约定俗成的“返校日”,将感恩融入血液;“先成长、后成才”成为每一位梅中学子的行动指南,无人监考教室、诚信超市的推行便水到渠成……

文化是被群体中每个成员潜移默化后的一种集体习惯。学校该建树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从而引领教师和学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三任校长的教育实践,使学校文化建设紧紧沟联起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成员逐渐形成了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这就是在梅中人身上看到的“梅中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