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中30年校庆(系列报道之二)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一所好学校究竟什么样?”系列报道之二】

 

昔日学子以梅中为荣,今朝梅中以学子为傲

他们身上都有一枚“梅岭印”

本报记者 蒋斯亮

    有这样一种现象:很多高中教师喜欢教梅中走出来的学生。“这些孩子身上阳光、自信,学习上有潜力,有后劲。”老师们这样的评价并不是偶然,2017年高考成绩揭晓,包括扬中、附中、新华、市一中等在内的市直高中,各校第一名都是梅中毕业生。梅中学生身上的这枚“梅岭印”从何而来?小小少年如何在三年时间里“淬炼”成阳光青年?记者在梅中30年的育人故事中寻找答案。

 

梅中学子有股“精气神”

    数以千计的学生从四面八方奔向操场,组成了43个班级方阵,他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口号震天,开始环操场跑操。抖擞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每天上午,隔着运动场的栏杆,很多市民都会被学生跑操的这一幕吸引驻足。

    “跑操绝不仅仅是一项运动。”乐文进校长将跑操提升到课程的高度,他注重学生跑操,正是看到了跑操背后蕴含的德育意义:“跑操跑出的不仅是梅中学生的好品质、好习惯,更是—种斗志和激情,这种特别的‘精气神’会通过日积月累,根植在学生身上。”

    教育的人文魅力在于通过德育活动的熏陶渐染,塑身筑魂,立德树人。有了这样的德育过程,教育就成为一种能够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生命活动。事实上,梅中30年办学历程中,殷长江、王力耕、乐文进三任校长都用各自的方式提振师生的“精气神”。“我市梅中人”演讲比赛、常规管理大比武、“小红帽义工联盟”、经典诵读大会……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中淬炼成长。

    十几岁的孩子活泼好动,体育是最好的教育突破口,校长们的历任校长都看到了这一点。19904月,国家教委、中国体育报等10多家部门、新闻单位来梅岭中学参观、采访学校体育工作,全校师生整齐划一的广播操被国家级媒体报道。“当年正值推广第七套广播体操,学校抓住这个机会,规范每一个动作,苦练几个月,摘得了全市广播操展演的冠军。”时任副校长的夏志朝老师回忆说,“学生有了精气神,学习的习惯就差不了,行为规范了,自我评价也会提升,自然就能安心读书,积极进取了。”

    梅中学生的这股“精气神”还受到老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要你去梅中的教室走一走,就会发现每个班级后面都有一两套空桌椅,这是为老师随时下到班级准备的;在每个办公室,都悬挂着师生合作的书画作品;每逢节假日,许多老师无偿为家长在校看护学生、义务补习……梅中老师们常说三句话——把教好书当本分,把育好人当己任,这就是师德;让学生善于学习,让学生乐于成人,这就是师能;教师做事不能量化,凭着自己的良心力求多做一分便是优秀十分。

    英语教师花永琴带病上课,手捂痛处坚持到下课铃响,才安心到医院就诊;数学教师生红,三年如一日,利用午休时间批改试卷,下午为学生讲解;退休教师沈建文直到60岁,仍站在综合实践课的三尺讲台。他饱含深情地说:“站上讲台,看着无数双求知的眼睛,就会感到身为一名梅中教师的光荣。”

    老师们的敬业奉献,学生看在眼里,暖在心里。这种情感会在毕业后继续“发酵”,化为梅中学子对母校浓浓的深情。

    王力耕校长举了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一年,一些升入扬州中学的梅中毕业生与班主任王舒成老师发生了“争执”,原因是扬中要举行文艺汇演,可这群孩子却要集体请假。王老师了解后才知道,原来他们要赶回母校梅中参加元旦艺术节。王老师最后同意了孩子们的请求,还和孩子们一起回到母校,因为王老师也是母校梅中的毕业生。

        

教育不是改变而是唤醒

    在梅中30年发展过程中,对育人的理解是在一次次反思中找到答案的。

    梅中初创时期,薄弱的生源情况下,学生成绩的快速提升为学校赢得了发展的转机。但校长们没有停止对育人的思考。

    王力耕校长的笔记本里记录着这样一篇学生周记。“明天就要考我最头疼的数学了,好像心头的乌云,那么轻易地就遮住我世界中的阳光,我感觉自己像一根羽毛,被多雨的季节淋了一身冰凉……”

    “这是一位数学平时只考20多分的学生的周记,这份周记被她不小心夹在了数学作业本里,交到了我的桌上。”教数学的王力耕校长回忆当时的情形,用了“震住”这个词。“没想到数学成绩倒数的她,却可以写出这样的文字。”这件事给了王力耕很大的触动。

    “是寻找适合我们教育的学生,还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个问题萦绕在王校长心头许久。他意识到,教育不是要把学生改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而是唤醒他自己。当下的教育对人的完善关注得还不够,教育正呼唤全“人”的教育,而不仅仅偏重“知识”的教育。

    于是,才有了后来梅中为学生创设的各种素质教育活动。“不要把素质教育就理解成唱歌、跳舞,我们的理解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在课堂,我们需要做的带领孩子们突破传统意义上的课堂。”

    2001年开始,梅中的课堂活起来了,同样活起来的,还有梅中的学生们。

    上海的地铁、磁悬浮列车什么样?老师带孩子们去体验乘坐,带领孩子们探究其中的知识原理;同学们按照上海博物馆里的各个场馆进行分组,查资料,做记录,带着问题参与小课题研究;江阴长江大桥通车不久,老师们就带领学生参观大桥,学生们自发进行悬索桥、斜拉桥等大桥结构的对比研究;孩子们还走进扬州各大企业、单位,体验360行的艰辛;校园里各种社团活动每天进行……“现在提倡的研学,其实梅中早在20年前就有了这种学习方式的雏形。”

    20016月,全国各省教委、少工委在梅中举行现场推进会,梅岭中学“体验教育”获得教育界高度评价,该研究活动受到团中央推荐,梅中80多位师生受邀走进中央电视台,制作长达40分钟的专题节目《生活碰碰车》向全国推广。

    20067月,在教育部基教司和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校园文化展播活动中,梅中50多名师生应邀再次做客央视,在《金螺号——风采校园》栏目中展示学校文化活动成果。

    20101月,梅中教育经验引起全国关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基础教育篇章向江苏教育工作者征询意见,王力耕校长作为唯一一位中学教师代表,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梅中办学理念。

    素质教育的课堂也给传统的学科课堂带来的不可估量的内生力量。“三年的初中时光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苦,相反我们在一张一弛的学校生活中学会了自律、自强,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方向,作为梅中学生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荣誉感、尊严感和存在感。”

 

梅中文化成就“梅中系”

有人细心地统计过这么一个数据:扬州中学高一年级14个班的班长中,曾有7位是梅中的毕业生;扬州市直中学新发展的13名高中学生党员中,曾有8名是梅中的毕业生;在扬中的期中、期末考试中,前10名往往多数是梅中的学生;甚至出现从高一到高三年级的第一名,全是梅中毕业生的身影;全国、全省多次初中学科竞赛中,代表扬州市摘桂夺冠的,大多数也是“梅中系”……“发展潜能强、思维品质好、综合素质高”,这是扬中、扬大附中、邗中等对梅中毕业生的普遍评价。

“梅中系”现象的背后,是学校一以贯之的“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办学理念的体现,也是学校倡导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学生文化的具象展示。

“我爱中学梅岭,我爱你处处的新;我爱中学梅岭,我爱你浓浓的情……”这首由学校老师作词作曲的梅中校歌,传唱了30年,是梅中每一届毕业生心中的歌。

梅中30年,1万多名毕业生。无论他们身处何方,无论他们处在何种岗位,他们始终都怀揣着共同的信念:今天我以梅中而自豪,明天梅中因我而骄傲。

翻看梅中网站,长长的校友信息记录了一所学校培育的一批批学生领袖、学生干部,也见证了梅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平等教育理念。他们自信、阳光、有能力,成为梅中学生的标签;他们彬彬有礼,谈吐不凡,素养全面,一身儒雅之气。

梅中学子、哈佛大学流行病管理专业毕业生林小辰回忆当年梅中求学的经历说,“当年,我在梅中不读死书,老师鼓励我们知识广泛涉猎,从来不搞劳役式训练,不搞题海战术,不挂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学校提出来,对学生的今天与明天、成人与成才、素质与分数共同负责。”

 同林小辰一样,2010年以来,梅中有多名毕业生被清华、北大录取,有的甚至考入牛津、哈佛、耶鲁、华盛顿等国际知名大学,多人获得全额奖学金。“我们把‘阳光、自信、有能力’指向每一个孩子,把批判理性、追求卓越及社会责任感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实行科研相长、多种课程、多方引导、多维评价,让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这就是梅中学子集体优秀的秘诀。

这几年的中考前夕,校园门口都会竖起一道“得胜门”,每一位初三考生穿门而过,校长乐文进携全体初三教师,夹道为考生鼓掌、鼓劲,送上糕点、粽子,祝福学生“高中”。毕业典礼后,乐校长再携教师在校门口夹道欢送,依依惜别,用特殊的方式诠释“昔日学子以梅中为荣,今朝梅中以学子为傲”的梅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