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中学高端发展研讨会成果通报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梅岭中学高端发展研讨会成果通报

——2016.10.22

一、教学类:

1.合力打造品牌教研组,做到省内外有影响

梅岭中学两校区进一步通力合作、优势互补,发挥优质资源作用,契合青年教师敢拼敢闯的那股劲,大力培养年轻教师,使他们在各大赛事中崭露头角。锻造多支业务精良、水平过硬的教研团队,争创省市级优秀品牌教研组。

2.严把各级各类试卷关,力求准确、靠实、创新、高质

各类考试的试卷质量要经得住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等方面的推敲,梅中的试卷应该带有一种品牌效应。每次命题都需要邀请两名教师:命题老师与审核老师,审核老师必须是骨干教师。命题要与中考接轨,题型优、数量少,力求准确、靠实、创新、高效。

3.学生培优要高效务实,适时引入高端讲座

学生培优要关注学生的获得感,及时跟踪,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对于培优的资料尤其需要把关,需要去思考培优是否流于形式、是否浪费时间精力、如何把控和抓牢培优的质量等等。建议可以采用导师制度,在专题化、名师化、高位化上下足功夫。

4.充分发挥校内名师作用,每周开设一次精品教研课

两校区的名师示范课要实效,要求精,赢在质量,而非流于形式。两校区教研室之间要经常互动,安排东校区的教师去西校区上课。最关键的在于议课环节,要实在,少说空话套话,多说整改意见,所听想法。要抓住每周二、周四文科理科的教研时间,要高效利用,让老师们真正有所得。对于开设优质课教师可以给予名誉与经济的奖励。

5.控制作业数量,提升作业品位和质量

关注两校区生源的发展走向,发现学生的性质大部分为留守儿童。隔代照顾,父母工作的情况很普遍,作业量的控制很有必要。我们需要通过对作业内容科学地规划,作业时间合理地调节,腾出时间让学生充分消化和巩固,进而使学生高效、实效地提升学业成绩。

二、德育类:

1.进一步强化精致管理,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成才的“三自”意识,不在于生源如何,不在于硬件设施如何,而在于教职员工对待本职工作的自主意识对于学生的辐射影响。学校应该通过活动来促使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例如升旗仪式就应该加强学生文明素养、公民意识的教育。

2.设立“梅中首席班主任”,促进班主任水平提升

现阶段班主任的危机意识不够强,对于班级所出现的问题没有提前预判,对于班级的工作没有提前的思考。工作上对于学校的依赖性比较强,没有自己的带班理念。建议班主任加强自身学习,保持独立个性、独立思考,形成梅中这一代班主任的带班艺术和风格。学校可以打造“梅中首席班主任”,让青年班主任以他(她)为榜样。

3.推进级部班主任“三随”行事作风

行政会后,有关级部的工作需要及时地反馈给级部的班主任。由于班主任的工作性质,导致班主任碰头比较困难。所以提议“三随”办公理念:随时、随地、随事。一旦有事,随时随地商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办事效率,确保级部工作及时平稳地运行。

4.开辟高品位社团活动,创建有影响力社团

针对于上周督导组的反馈情况,梅中需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作为今后的重点工作,寄希望于学生通过活动来提升综合素质。社团开设要形成常态化、专业化、系统化。京华城校区可以利用空余教室,将学生从小培养的才艺继续保持强化,真正做到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三、师德师能:

1.全校教职员工要加强忧患意识,确保梅中品牌

梅中教师的精神风貌,敬业精神那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新形势下的招生条件,兄弟学校的奋起直追,都值得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如果我们没有成绩这个平台之后,我们还有什么?我们如何去坚守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开辟办学特色的新阵地?全体教职员工要树立“校荣我荣,校衰我哀”的理念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树立逢赛争第一的意识

梅中,是金字招牌,需要每个教师为之努力。凡是出去展示交流的老师,代表的是扬州市梅岭中学。梅中的老师应该给人的印象是:学识渊博、教学有法、虚心谦和。梅中的老师就应该是某个领域的佼佼者或者引领者。

3.开展“感动梅中” 教师评选活动,树教师旗帜

梅中的今日成就,来源于每一位梅中人的辛苦付出。对于每一位教职员工,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恩之心。学校应该形成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多元的评价内容,让每一位付出的老师都深感梅中的人文关怀。学校将推进梅中名师评选活动,开设首席教师评选、感动梅中教师评选、高效名师评选、首席班主任评选等等。学校就应该让老师教好书,有关教育教学之外的事情,尽量不去扰乱老师们的正常教育教学。行管人员要加强与老师们面对面的交流,而非短信、家校通等刚性的、冰冷的通知形式。

四、家校社三维育人:

1.创新三位一体教育模式,切实提升家校合力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引导家长与学校合作我们需要多种方式并行,借鉴之前的工作方法罗列如下:(1)成立家长学校,构建沟通平台。适时开设讲坛,让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方法技巧。(2)定期开展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办学情况,教育形式等(3)利用校园开放日,邀请家长到校,理解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4)鼓励班主任,特别是科任老师家访,了解学生在家情况,使得教育教学有的放矢。(5)大型活动的组织开展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文化布置、校园改造等工作多听听家长的声音。

2.务实家长学校工作,开展梅中系列讲坛活动

不管基于升学成绩,还是德育管理,我们都需要加强家校社联系,急需三方面的教育合力。特别是家长学校的筹建与运行更加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开放意识与兼容并包的气度。通过邀请身边的名师、历届校友、专家学者来我校讲学,提升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认同感,感恩情,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知名度与质态。

 

梅岭中学校长室

2016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