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扬州市教育局提出今年是“教育质量推进年”,要求
一、勤于疏通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目前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没有了考试大纲,教材就成了教师实施教学的依托和根本。离开了教材,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成为无源之水。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教材不能仅靠看过一遍、二遍之后,有所了解就感到满足。即使教过多年的教师也有不断熟悉和钻研的必要。因为,同一个教材在不同的学期,教师理解的程度不同,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程度也不同。因此,教师要反复阅读、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其结构、内容和涵义,才会使自己的教学适应发展,泰然地走上讲台进行有条不紊地讲解。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才能听得津津有味。
二、勤于阅读参考资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条件
教师只有扩大视野增加信息量,才能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不断更新,在教学中才能使自己得手应心地进行创新教学。如果没有新知识的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师的上课只会因循守旧、照书说法。使学生感到干巴巴没有什么味道。学生只会在教师的讲课过程中勾勾划划,不会有新鲜感,也产生不出学习兴趣。教师通过阅读大量的与教材相关的参考书籍和相关学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有机插一些课外知识,一方面使课堂气氛得到活跃,拓宽学生视野。另一方面充实了教学内容,增加了学生的信息量,从而使学生在考试遇到新的知识点时不会紧张。
三、勤于参加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
不论是市、县还是校级组织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都能为我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很好的机会。每一次活动,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研究,从中发现和吸取那怕是仅有的一点长处,或被你猎取一个信息,那对自己都是一个收获。层次越高的教研活动,获得的信息越可靠,当然这要细细品味才能品出来。越是基层的教研活动,其经验越实用。特别要加大对各地中考试卷的分析与研究。因此,勤于参加教研活动,学人之长,补已之短,久而久之,博采众长,就会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四、勤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随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自己所授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经常修正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提高思想水平,掌握科学知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状况和科学文化知识的状况,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尺。面对同样的一个年级、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为什么别人能教好,而自己却教不好?为什么别人上课学生愿意听,而且学生的成绩不断提高,而自己上课不但学生成绩没有提高,而且,课堂上有些学生还要捣蛋,课堂秩序乱七八糟?这怨谁,只能怨自己。我们平时经常讲要以学生为本,那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正确引导他们,以平等的姿态和他们打成一片,继而在教学方法上再加以改进,教学质量自然而然会提高。
五、勤于总结,使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是教学质量提高的的可靠保证
每个人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总会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经验和教训经过总结与梳理会让人聪明起来。只要我们认真总结每一学期、每一阶段、每一堂课的教学得失,再辅以正确的理论给予指导,通过自己认真的实践,使自己对教学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这样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指日可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