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我要竞聘的岗位是教务处主任一职,首先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经历:
本人出生于1969年11月,1989年从扬州市教育学院毕业到梅岭中学参加工作,1999年扬大师院函授本科毕业,并同期获理学士学位。粗粗算来进梅中已有近17年,其中在初三年级毕业班执教了13年,班主任当了7年, 2000年至教务处工作。17年间共获教育局嘉奖和三等功6次,校级先进5次,参加过3次教育系统青年干部培训班。平生最得意于尝试了梅岭中学很多首次性的试验,比如任第一个将各班9——16名抽出新组建班的班主任,第一个在初一不任教却当班主任,第一批参与中考命题工作。最失意的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失败时痛苦的表情。林林总总的经历对我的成长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教育上我始终坚持先成人后成才的思路,着力培养每个学生的责任意识;在教学上倡导教与学的个性化,努力追求投入产出效益的最大化;作为教师的信条是凭着良心教书;最感慨的一句话是:有为才有位。
我对教务处工作的设想是:
一、完善管理结构,着力改变管理的盲目性
在学校管理的整体结构的基础之上构建梅中的教学管理结构图,形成自下而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制定可操作性的管理流程,明确各级管理的工作任务,形成人人参与,层层负责的管理局面,以此来强化责任意识,减少扯皮推诿现象。通过这种方式让每位教师都能知晓自己在管理中的位置与职责,发现问题时能及时的查找问题的根源,遇到困难时也能及时寻找到解决的途径。
二、建立教学框架,逐步形成常规工作的规范化运作
1、规范教学行为:各学科根据学科特点,对备课、上课、作业、教案、辅导、听课等各项工作进行研讨商洽,制定出适合本学科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由校长室和教导处研究制定出可操作性的工作规范印发每个教师手中。
2、建立教学框架:教务处根据校长室的要求结合本处学期目标制定学期工作预定框架,具体到每一天。各学科在教务处的工作预定框架的基础上根据教研站的要求,并结合本学科学期目标制定学科学期工作框架,具体到每一天。
教务处在教研组工作框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管理要求建立起梅中学期教学框架,印发每位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规范意识,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同时也使考核有了依据。
三、实施目标达成,努力完善多角度的评价体系
1、每个教研组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目标,包括教学的研讨,教师的培养等,并设计出达成目标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2、每个备课组根据学科特点,制定出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希望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本学科本年级达到何种层次,何种要求,并设计出达成目标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
教务处在各学科工作目标的基础之上制定自己的管理目标,对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全程监控,及时将监控情况及时告知相关责任人。同时根据目标达成和过程监控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给予最为客观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团队的质量意识,以减少评价的主观性,为优劳优筹的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四、搭建成才平台,全力打造一支极富特点的优秀教师队伍
教务处根据各位教师要求并结合教师的个人特点安排好相关的工作,努力做到各取其位,各得其所。并且在教学规范化的框架内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让教师的个性特点拥有发展的空间。同时制定名师打造计划与目标,努力为各个层次的教师搭建各种平台,尽自己的所能来搜取各方面的信息,尽力创造各种机会,分批层层推出梅中的优秀教师,让梅中的教师获得尽可能多的成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成才意识,使我们梅中教师的头上有亮丽的光环。
同时我会加强自身的业务学习,积极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以此来强化本部门的服务意识。并在学校网站上设立教务处工作意见箱,拓宽信息反馈的渠道。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总之,在梅中工作了如此长的时间,对梅中有着深厚的感情,故无论竞聘成功与否,我都会以我的热情、我的良心去回报这片培养我的热土。梅中非个人之梅中,梅中是大家的梅中,我一直把郑板桥的一首诗作为自己人生的信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愿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梅中新的辉煌,愿梅中这一大家庭永远团结、温暖、蒸蒸日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