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筱沨:用爱书写人生的美丽
2007年初,一个闪光的名字,让人们记住了一个朴实、憨厚的小伙子:是他,无私地捐献出自己的骨髓干细胞,挽救了一个更为年轻的21岁的生命;是他用自己的付出,让一位年轻的白血病患者重新燃起了对于生命的希望……
他就是张筱沨,扬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员工。令人感到骄傲的是,他也是我校九二届初三(2)班毕业生,是又一位令我们梅中,令我们梅中人感到光荣与自豪的人……
当张筱沨的血液汩汩流入年轻的白血病患者体内的时候,我们似乎听到一首爱心之曲在奏响;当我们看到患者眼中闪动的泪光时,我们似乎感受到强大的爱的力量在澎湃……我们由衷地为你——张筱沨喝彩。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因,让张筱沨划出这样一道亮丽的人生轨迹呢?2月1日晚九时许,梅中校领导及张筱沨原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代表梅中全体师生慰问了张筱沨,走近了张筱沨,从而了解到张筱沨极为丰富的内心世界,这或许能感为张筱沨如此举措的最佳诠释吧;
捐献干细胞:拒绝比接受令我感到更加痛苦
见到张筱沨时,他刚从省城参加完一个表彰大会回到扬州,脸上还带着些许疲惫,身子骨还透着些许虚弱,人却显得很精神,当我们问及他捐献干细胞的原因时,他沉吟了片刻,略带幽默地说,这很平常,也没有什么值得大张旗鼓地去宣扬的,这就像我去参加抽奖,中了一个百万大奖一样,应该说是很幸运的一件事。配型成功的机率实在太低了!张筱沨介绍,这样的问题,各大媒体已询问了他若干遍了,他实在想不出更加崇高的理由,更加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毕竟自己面对的是一条生命呵!讲到这里,张筱沨意味深长地补充了一句:我想,面对着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面对着自己的良心道德,拒绝比接受令我感到更加痛苦,我不捐献骨髓干细胞,那患者必然失去生的希望,那是会令自己寝食难安的呀……我很庆幸,我做对了,我选择对了。
多么朴实而感人肺腑的语言,它真实地传达出张筱沨的内心世界:平静而充满爱心,乐于奉献却不计回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张筱沨身上的人格魅力:平凡却透出高尚,朴素却透出优美。
爱,应在细处闪光
——张筱沨在梅中求学时,担任了班上的班长及数学课代表工作,应该说当
——张筱沨求学时,学习成绩较为出类拔萃,同时他还是一名“体育健将”,平时很喜欢踢足球。一次与邻班进行足球比赛,因裁判漏判一球,导致班级未能拿到冠军,结果张筱沨同学很是不服,为此上下奔波良久,希望能得到公正裁定,恢复班级荣誉……
——中考结束,班上同学在举行完毕业典礼以后,大多是很快离开了学校,张筱沨及佘斌同学(后进入扬中及清华大学学习,现任北京稀亿网络软件公司经理)主动回到教室,将教室打扫干净,倒完垃圾后(当时垃圾池设在校外)才默默离开……
张筱沨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微笑的神情,称自己对这些事已经没有印象了,因为当时并不是刻意去做这些事情的,他感谢梅中对自己的教育,也感谢梅中开展的一次次活动,正是有了这一次次活动,才能使他和同学们逐渐培养起自己良好的习惯、良好的道德品质,他觉得学校教育不应该脱离学生实际,不应该“架空”或者“脱节”,而是应该在细枝末节处让学生的道德品质闪光,让学生的爱心闪光……师生对话,虽然说的都是小事,却能寻觅出张筱沨思想成长的轨迹:他正是在一件件小事中造就了自己的爱心,完成了自己道德品质的升华……
爱,应成为人生永恒的座标
学校生活的回忆,让我们与张筱沨的心灵距离拉近了许多,我们之间的话题也变得宽泛起来:谈到了社会、谈到了人生,我们发现,这位在媒体面前不大配合的小伙子,思维敏捷,话锋甚健,他似乎在很多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虽然现时社会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不应该去怨天忧人:因为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下子变得很完美的,我们要珍惜完美,努力地去弥补缺憾,积极地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别人,感化别人;用自己的爱心、良心、人格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要让爱心、良心、人格成为自己永恒的人生座标,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我们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张筱沨的精神境界及人生追求。
正是有了这样的追求,他才会用一颗真诚的心去爱班级、爱学校、爱社会、爱人生,他才会去付出、去奉献。
正是“爱”这根红线贯穿了张筱沨的整个生活,是爱让张筱沨生活变得充实而富有情趣,是爱为张筱沨生活增添了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解析张筱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平凡、真实而又充满爱心的年轻人,一个充满活动与追求的年轻人,他让我们感动,也让我们深思:张筱沨已经开始着手描绘自己人生的壮丽蓝图了,我们该用什么来描绘出自己人生壮丽的篇章,奏响自己人生的最强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