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教附、文津、附中东部、翠岗、汤汪、竹西等学校教师分别就夏玮开设的公开课进行了研讨,指出其成功之处,也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最后广陵区教研员、扬州市学科带头人石树伟老师作出总体评价,分别指出了3个成功之处及1个建议,它们分别是:
成功之处①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唱儿歌、找规律、拼图等不同形式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必要性,体现错误也是一种资源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毫无顾忌的表达自己的想法,体现新课程理念;②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主要表现在让学生用不同思维方式展示找规律问题,例如运用数据、图形两种不同思维方式表现如何数正方形个数变化、小鱼中火柴的根数问题;③渗透数学文化,在教学中不经意间渗透数学史(例如“轻松时刻”环节介绍“代数之父”——韦达)
建议:问题提出后要敢于、善于“等”(例如让学生自己“编写代数式”时可以在问题出示后多一点时间让学生思考、交流)
扬州市首批特级教师余云中老师主持“有效作业设计”研讨,他首先介绍梅岭中学有关作业设计的情况及使用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准备修改的意见,接着文津、附中东部、教附、树人四位教师分别介绍本校相关“导学稿”、“作业纸”设计及使用情况,提出本校准备修订方案,菱塘回族初中的教师也谈了如何应对教育“新政”及农村学校如何设计有效作业问题,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教学过程应重点关注三个转变:
教学从关注教师“教学过程”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课堂从关注学生“学习纪律”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评价从关注学生“成绩分析”转变为关注学生“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