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中的光荣 师生的骄傲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梅中的光荣   师生的骄傲

梅岭中学校长王力耕赴中南海向温总理提建议14分钟3次亲切交谈

  122日至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第一会议室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王力耕受邀,作为全国基础教育代表出席了座谈会。邀请他们的,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座谈会上,他离温家宝总理的距离不过1米,第二个被温总理点名发言,他就教育部分的发言长达14分钟。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谈报告】

  教育从第七部分上升到第四部分

  王力耕告诉记者,这份征求意见稿由A4纸打印,共30多页,其中反映教育的部分有1页多。谈及教育的共有五大块,分别为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教师队伍。关键词为教育均衡和质量。

  这份文件留给王力耕印象最深的,是教育部分的位置发生了很大改变。过去,教育一直被排在第七的位置上,在这次的报告中,教育被提前至第四位,将教育放在教科文部分。反映了政府既关注民生,也提升了教育的地位。把教育事业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与教育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有机统一起来。

  王力耕拿出笔记,给记者看温家宝的开场白。温总理说,一个国家的实力、一个民族的荣誉,不仅反映在经济实力上,而且反映在社会进步、人的素质、科技水平、文化底蕴和道德力量上。王力耕特别强调,温总理曾谈到,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教育事业的篇幅越来越大。

  【谈建议】

  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其实,早在王力耕进入中南海第一会议室之前,他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曾和教育部长袁贵仁进行过面谈。袁部长告诉我们,你们的建议要是能让报告中一个字改动,就是最大胜利。王力耕说。

  所以,在26日进入会场的前一天晚上,王力耕就准备好发言稿。他在发言中特别谈到,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条报告上没有提到。总理谈到金融危机就是道德危机,我们应该从小开始抓道德教育。王力耕说。

  王力耕认为,文件中提及职业教育以就业为目标,就业层次似乎低了些,改成以适应市场需求为目标,落实到就业上来,可能会更好。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均衡问题,他很赞成报告中让教师流动起来的做法,认为应进一步加大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

  【谈发言】

  14分钟汇报,总理三次和他亲切对话

  座谈会上,王力耕针对教育部分分三个板块进行发言,始终侧身面向温总理,发言总时间长达14分钟,总理和他有过三次亲切对话。

  当说到下一位发言的来自江苏时,温总理说:江苏是教育大省,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搞得好!这话说得王力耕心里非常温暖。接下来,他自我介绍叫王力耕,是江苏省扬州市梅岭中学校长。总理又关切地问梅岭中学因何得名?王力耕回答:史可法葬于梅花岭下因地而名,学校所处位置就在梅花岭附近。

  王力耕说,在谈到修改意见时,温总理一边认真做记录,一边不时会心地点点头。报告中提到了教育均衡,他认为应把城乡统筹作为教育均衡首要任务。统一标准、统一拨付,要看地方政府支持不支持。

  有钱办教育,那是善举。听王力耕讲到这里,温总理突然停下了笔:嗯?有钱办教育是什么?王力耕重复了一下,继续说:没钱也办教育,那是明智之举,是胆识。

  总理听得很仔细,一点都不想拉下。王力耕告诉记者,第二次打断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谈到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时,他建议在体制上,公、民办要错位发展。

  政府保公平,民间保市场。王力耕说到这里,温总理又抬起头看了一下:保什么?

  保市场。王力耕马上接话。

  【谈总理】

  去北京前,不知道是温总理主持座谈

  作为被征求意见的教育界代表,今年教育部在全国只选择了两个人参加会议,一个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还有一个就是扬州梅岭中学校长王力耕。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王力耕是作为全国基础教育唯一代表参加座谈的。

  为了保密起见,王力耕在去北京之前,并不知道自己要参加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只知道是省教育厅要求他到北京参加一个座谈会。123日接到省教育厅通知后,要求王力耕24日抵达北京,抵达北京之后,在指定的机密室内看到《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到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情况介绍后,王力耕才知道26日上午开的会是温总理主持的。

  越讲越激动,我超时了

  会议开始后,第一个发言的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结束发言后,第二个就是王力耕发言,他想向施一公借表,但两人的位置是相对的,没办法借。我只好开始讲,越讲越激动,把内容都说完了,才感觉自己似乎是超时了。讲完抬起头,王力耕才发现,原来会场四角都有电子钟,只要抬头看一看就能知道确切的时间,不过由于太激动,他当时根本没发现有钟。

  后来王力耕发现,每位代表发言时都超时了,不过总理并没有责怪大家,反而让大家都把话说完。最后,原定在11点就能结束的会议,一直延迟到1220才结束。会后,施一公教授告诉我,他讲了15分钟,我差不多讲了14分钟,果然超时了!王力耕说,自己不是紧张,而是太激动了。

  温总理比电视上还要亲民、和善

  这次会议,每个人规定发言12分钟,这短短的12分钟,王力耕超时了2分钟。他告诉记者,电视上的温总理和蔼可亲,亲眼看到的温总理比电视上还要亲民、和善。

  王力耕说,为了消除与会者的紧张情绪,总理刚一落座就对大家亲切地说,他很愿意和来自科教文卫体各界的人士座谈。这次会议就是想听听大家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以及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听听大家对社会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意见。王力耕清楚地记得,当时总理说:请大家说,不怕提意见,不怕说得重。坦诚的态度让大家一下子放松了下来。

  总理和蔼真诚的一番话,让大家感受到他对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视和深思,也激发了我们与总理交流的迫切愿望。王力耕说。

  【谈幸运】

  总理说,江苏是教育大省

  能踏入中南海,对王力耕来说,尚属生平第一次。他永远也不会忘记接到机密通知的情形。

  120日,星期三下午,正好赶上全校教师大会,王力耕突然接到省教育厅的来电:王校长,不简单啊,你要到北京参加政府报告座谈会了。

  后来,我曾问过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姜沛民,他告诉我,全国教育看江苏,挑选时教育部就定下在江苏找一个基础教育的校长参加。江苏省教育厅推荐了梅岭中学,推荐了我去参加会议,是看中了梅岭中学多年来素质教育的显著成果。王力耕说。

  【谈合影】

  事先预谋,终于和温总理留了一张影

  第一次进中南海,第一次见温总理,激动的心情自然不必说。到了北京之后,得知要参加温总理主持的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会,我就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在会议结束时,和总理留一张影。为了能实现这个愿望,126日一早,王力耕和施一公事先交换了相机,并嘱咐对方,会议结束时,互相帮助对方和温总理合影。因为不知道进入中南海能不能拍照,王力耕一直没敢把相机拿出来,我要保证,相机的第一张照片是和温总理的合影

  会议结束后已经超过12点,和总理座位只有1米多距离的王力耕,赶紧走到总理跟前,恳请总理能和自己合个影,总理拉了拉衣服,欣然答应,施一公这时候已经准备好了相机,咔嚓一下,相机上记录下了这激动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