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游学归来感悟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梅岭中学初一(1)班 张启月

经过一个学期的等待期盼,经过一整天的时空交换,终于,我踏上了英国的土地。第一次,离开父母,背着背包、拖着行李箱的我,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开启了为期15天的英国游学之旅。

伍斯特郡

我们访问的学校祥瑞中学在伍斯特郡,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城市,境内有美丽的马尔文山,一条运河连接着伍斯特郡和伯明翰。

中国的同学和老师们住在小镇山上一幢独立的公寓楼里,推门见山,随时可见蓝天、白云、青草地和教堂的尖顶。

这里交通便利,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出发到周围的城市,大巴行程不超过2小时。公路的两边有大片的田野,往大巴窗外远眺,广阔的绿地上放牧着悠闲的羊群,绿色的拖拉机停驻在整齐的金色田地旁边,教堂、小桥、绿树倒映的清澈的河水里优美划水的白天鹅……仿佛一幅幅的画卷从眼前展开。

镇上的道路并不宽阔,但却干净整洁。街角边,所有的杂物都堆放得很整齐,随处可以见到鲜花,有的种在花坛里,有的就插在小小的牛奶瓶里。天气好的早晨起来,一顿简单的早餐,老人溜溜狗,年轻人沿着山跑步,有的开始收拾自己的店铺,有的打理花园,人们悠闲惬意的生活着。

Chantry School

中译名祥瑞中学的Chantry School,学校共有700名学生和近50名教师、40名其他工作人员。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教会学校,学校建于上个世纪的60年代。主体课堂有数学、科学、设计技术、语言、英语和人文,有专门的艺术与科学教室,有图书馆和体育馆,还有健身套房和攀岩墙。学生有机会自由选择组合科目。

我们在祥瑞中学待了2天,那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热情,走在校园中,常常有路过的英国同学用中文和我们打招呼。我们分组体验了不同的课堂学习。我体验的是戏剧、烹饪、化学和体育课,课堂氛围很宽松。戏剧课上大家席地坐在教室后面,积极活泼地参与讨论和排练,最后在舞台上向大家展示;烹饪课上,英国老师给我们食材,简单讲述制作过程后,让我们自己动手尝试,最后,烤箱里飘来了蛋糕的香味;化学课上,在英国同学们的引导之下,我们成功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化学实验;体育课上,室内攀岩则让我们学会对环境进行思考,我居然拿到了第一,获得一袋巧克力豆的奖品。课后,我们还在学校操场上,和英国的同学们开展了篮球、足球比赛,在竞争中收获友谊……在这里,我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学习方式。

告别会安排在学校礼堂,40多对交流学生和英国家长们济济一堂,小舞台上是同学们的文艺表演,礼堂后面的条桌上摆满了交流家庭的家长们亲手烹饪的各种美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大家互相道别,也有几位同学流下了留恋不舍的热泪。

城市之旅

15天的英国之行,我们还去几个英国城市,巴斯、斯特拉福德、伯明翰、威尔士、牛津和伦敦。

巴斯城市很小,城市建在河岸两边的山上,一层一层错落有致。城里有著名的巴斯大教堂。巴斯城美丽在建筑,城内建筑多是古罗马的风格,烙刻着古罗马统治的印记,塔楼高耸,窗户嵌着彩色玻璃,墙上刻满雕塑。艾冯湖畔的斯特拉福德则是莎士比亚的出生地,莎翁虽已离世很多年,但他曾经创作过的故事,似乎都这个宁静的小镇中留有痕迹,充满浓浓的历史和文化气氛。

伯明翰是英国第二大城市,曾经是一座知名的工业城市。在二战期间,伯明翰受到猛烈轰炸,战后重建的它被分为新城和老城。在新城区,是一个又一个的商业街,一片繁华的景象;老城区保留的非常完整,俨然是一个大的工业博物馆。

在威尔士,我们参观了Big pit天然矿山,穿上矿工们的工作服,到离地面几百米的地下体验寂静和黑暗,废弃的矿井曾经是矿工们艰苦工作的场所,如今是对外开放的参观体验场所。

牛津因为牛津大学而闻名。走在牛津大学所在的大街上,安静得让你不由得静下心来。这里的每一株草,每一朵花,似乎都充满了学问。

英国之行的最后一站是伦敦。去伦敦的时候,要坐几站地铁。在地铁站,乘扶手电梯的时候,大家发现,英国人都一致地靠着右边站,因此电梯的左边是空出了一条道。老师告诉我们,那是人们自觉让开的“应急通道”,给那些要赶地铁的人。于是坐电梯时,大家都很自觉地身子紧贴右侧,好几个从左边匆匆赶过的老外还向我们说了谢谢!不妨碍他人,这是英国人的一条原则。

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英国始终给我的感觉是不急不躁、井然有序。十几天的旅途中没有听到一声催促的汽车喇叭声,街道上的行人没有吵闹争执,连我们的说话也不自觉得变成了慢声细语。英国人很友善,彬彬有礼,很愿意跟我们交流,在访问家庭的一天,我过得非常的放松舒适,没有刻意的安排,随意坐在草坪上,一张野餐垫,一些水果点心,可以跟一家人开心地聊天,也可以爬树洞攀树屋;在伦敦大桥、白金汉宫,当地人很乐意答应我们这些好奇游客的攀谈合影。

我喜欢英国,不仅喜欢她美丽的城市和风景,还喜欢她宁静有序安逸的生活方式,喜欢她的国民谦和有礼。这是一个富裕而有文化的国家。我的国家正经历着高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复兴,很多落后的观念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去英国游学,不是朝圣所谓的西方自由,更不是消费贪婪的物质欲望,打开国际交往的窗,可以看到我们美好的未来,学他长改己短,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也会变得让全世界赞叹,希望在我们身上。


 

        

梅岭中学初一(13) 朱益萱

    飞机朝着西北,跨越无数国家与七小时时差,从中国飞行十二小时,抵达英国。

    忘不了英国的空景----放眼望去一片深沉宁静的墨色,红色的农家别墅疏疏密密点缀其间。一条宽广的长河泛着银光,不急不缓地向远方延伸,将这广阔的土地分为两块,那就是泰晤士河。太阳闪着柔和的光,在墨绿的大地与蔚蓝纯净的天空间绣上一道乳白色的亮边。

    下机,深吸一口气,一股清新寒冷的气息流入鼻腔,激醒迷糊的我。空气中带着海水的湿润与草木的芬芳,贯穿了我的肺部,又流向身体各处,只觉通身空透舒爽。气温较低,丝丝凉意缓缓沁入皮肤,并不寒冷,那是一种使人清醒而安宁的清凉。凉风抚过,捎走了凡尘的迷茫。

    来到伍斯特山群,汽车在无人的林荫道间穿梭,看林木高大葱茏与光影的跳跃变换,感受时间静止。延陡峭山路上山,掬一捧清冽冽的山泉,品尝到矿物元素的自然清咸。

    走在塞纳河支流的河畔上,右边是精致典雅的双层小楼,左边是湍急的水流。这里是鸟类的天堂。白天鹅高雅地浮在水上,含蓄地弯着修长的脖颈,红掌轻拨绿水,悠闲地游来游去。鸽子到处飞,小巧玲珑,有些在地上一蹦一跳,啄食面包屑,人们走近也不飞走,只是轻巧地蹦远些。这里就属海鸥最多,丰硕的身子,洁白的羽毛,橙色厚实坚硬的嘴和一对狡黠的亮眼睛。老师在河边点了一片新鲜的三文鱼,刚打开盒子,一只海鸥像利剑般飞来,俯冲,瞄准,完美叼起,华丽转身,只留下一个洁白耀眼的背影和一个空盒子!抢劫成功!这便是动物与人和谐而有趣的相处。这样生动的景象在英国随处可见,英国因此丰富多彩。

    我想,行走在英国街头,从内心油然而生的高雅气质多半是受英国建筑的影响。除私家别墅,英国建筑大多显得高大庄重,颇具古典风格。虽然高大,却十分精致。楼身多雕花,呈现卷曲、柔和、繁密之美,更衬托出建筑整体的挺拔、坚实、清爽、简洁。建筑中最常见的是圆柱,通常竖立在门窗两侧。建筑色彩搭配也十分恰当。我最爱白底金顶,黑色雕花窗棱的高雅派,还有褐色为底,白色窗框,三角顶的乡村风。所谓英伦风格,便是这种感受吧。

    除此以外,英国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人文礼仪了。而在各种礼仪中,最重要的莫过于“ ladies   first”(女士优先)。来到景点门口,看见一群活泼阳光的小孩子,四岁左右。带队老师问了一句“男孩们怎么做?”,小男生齐齐地叫:“ladies   first”。于是小女生们手牵着手,先进了门。看完心里一阵触动,英国学校从孩子这么小就开始了礼仪教育,养成孩子们绅士风度,在英国的十三天里,无数次看见成年或未成年男士向女士让路、让座的情景。其实女性并没有那么娇弱,他们是在严谨地遵守一项高尚的礼仪。

    其次便是餐桌礼仪。在英国餐厅中几乎听不到什么说话声,刀叉的声音更小,只有音乐流淌其间。“吃干净”也是人们注意的内容,虽然吃得优雅,吃得很慢,可英国人的盘中从不留食物。

    英国有很多值得学习,值得欣赏的事物,英国的自然与人文给了我太多回忆。喜欢这个散发着安静、庄重、优雅之气的地方----英国。




   

梅岭中学初一(14) 胡璟璐

出发,登机,转机,抵达。

就这样到了伦敦,到了英国,到了这片陌生而充满灵气的土地。

刚走出机场,一切于我都是新鲜而神秘的。我知道,我将用十几天的时间去靠近,去试图了解这陌生的国度。还记得那天的阳光分外灿烂。

而今,短短的十三天匆匆过去了,我却收获颇多。

最令我感受深刻的,是礼貌。

英国人时常讲的两句话,一是“Sorry.”,二是“Thank you.

每当我与他们不小心相撞或是其他,英国人脱口而出的就是sorry,仿佛这句话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里。尽管有时,原因并不在他们,反倒令我,真真切切地感到“sorry”了。

而“thank you”,恐怕是这世上最能给人成就感的词汇了。就算是帮忙弯腰拾起一张小纸片,总有一声如清风拂耳般动听的thank you,让你的心里,滋生起不大不小的成就感。心里不禁暗暗下定决心,哪怕就为了这声感谢,别人遇到问题,也一定要帮。

其次,是秩序。

伦敦的地铁站人流量很大,地铁站的电梯却从不拥挤。有急事者在左边,边乘电梯,边往上(或下)走,以提速。其他人则一律靠右。快速,便利,整齐,不失为一道风景。Ladies first 的行为,更是数不胜数。处处皆有人性的设计。

再者,是干净。

不必说澄澈的天空,松软的云朵,也不必说鸟儿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间起舞,成百上千的羊儿在草地上觅食。只需提到一处——厕所。走进厕所,入鼻是淡淡的果香,人们秩序而安静地排着队,一人出一人进,秩序盎然。

最后,是它的文化与美景。

英国亦是个古老的国家,庄重神秘。从建筑上便可体现一二。英国有着属于它的人文气息,有属于它自己的风格传统。

淳朴的巴斯,典雅的泰晤士河,雄伟的大英博物馆,庄重的教堂,神秘的古堡。一切景色都让人沉醉其中。

不过就是短短的十三天,却体会了不一样的生活。回来,但时刻礼貌待人,遵守秩序,却成了修学之旅留下给我的,最好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