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余云中推荐

别让你的孩子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主讲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 杨东平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2010-08-25 

坛主小传

       杨东平,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著有《通才教育论》、《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等,主编《大学精神》、《大学之道》、《中国教育蓝皮书》等。

 

  核心提示>>>

  ● 儿童教育,要打一场反恐战”——消除家长的集体恐慌。家长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越高,压力就越大,焦虑就越严重。

  ●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堪称最成功的商业忽悠,造成了全社会教育价值、教育理念的失衡及对少年儿童的伤害。

  ● 很多聪明、可爱的孩子在教育过程当中逐渐地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

  ●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起跑早几秒、晚几秒都不是问题,孩子过早地透支了体力、健康、智慧等,造成的结果就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 走上社会后,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的考试成绩,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关注度非常高、非常敏感、非常得罪人的话题,很多培训机构很不愿意听我说这些话。我的基本观点是:孩子绝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刘翔是重要的。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起跑早几秒、晚几秒,早几圈、晚几圈都不是问题,马拉松最初的领跑者不一定是最终的优胜者,孩子过早地透支了体力、健康、智慧等,造成的结果就是赢在起点、输在终点。 

  教育领域要打一场反恐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上就有日益高涨的神童热和少年天才热,这种教育有着非常正面的口号,就是要多出人才、早出人才、培养优秀人才。其实,它对社会是非常大的误导。

  我主张在教育领域要打一场反恐战争”——关于儿童成才问题,消除家长的集体恐慌。因为很多家长等到孩子要上小学时,就惶惶不可终日,每年的四五月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小升初的竞争好像比高考的竞争还要激烈,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其实,家长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的目标,你给孩子设定的目标越高,你的压力就越大,你的焦虑就越严重。

  我一直觉得,在教育这个领域,我们很大程度上或者说过多地被商业化的力量所引导,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一个最成功的商业忽悠,从而造成了全社会的教育价值、教育理念的失衡,造成了对少年儿童实际的伤害。

  中国的很多孩子是非常聪明、可爱的。他们勤奋好学,可惜很多孩子在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逐渐地被毁掉了。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主要原因是操之过急、过于恐慌、拔苗助长等等。所以,这种过强的功利心,希望早出人才、快出人才,造成了儿童教育领域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八岁横渡琼州海峡,五岁做一万个俯卧撑,三岁能识多少个字,冲击吉尼斯记录。甚至有一个家长为了让他的儿子快速成名,做了一个惊人的策划,让他上街裸奔;还有一个家长有一本畅销书《400个耳光打出一个钢琴才女》,无所不用其极,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子女提出各种各样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已经到了令人恐怖的程度。

  当然大多数家长还没有那么残酷,但让孩子学奥数、学英语、学电脑,参加各种各样的考试,拿各种各样的证书,却是一个整体性现象,令孩子不堪其苦、不堪其累。

  起跑线理论为何是错的

  我们今天的教育的确到了需要反思、需要清理的时候了。我们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起跑线理论是错误的?

  我们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中国和西方的儿童教育理念是非常不同的,中国从古到今非常崇尚神童教育,而西方的教育故事当中都是少年愚钝、大器晚成的故事。爱迪生就上过3个月的小学,爱因斯坦15岁的时候被他的老师认为一事无成失学了,没有拿到初中文凭。他妈妈当时也对他非常失望,生的这个孩子真是一个笨蛋,但爸爸对他怀有信心:我们的孩子一点都没有问题,只不过他不适合学校机械的教育罢了。最终,爱因斯坦成才了。

  为什么西方国家更强调大器晚成的故事?道理很简单,大器晚成的人要比少年早慧的多得多,或者说在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都是普通人、正常人,乃至是屡遭挫折、大器晚成的人。

  我们再来看看鲁迅的情况。鲁迅在中小学的学习成绩我们不得而知,但是1905年他在日本留学时的成绩单完整地保留着。他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大概是高职高专之类的学校。他的春季升学考试成绩是:解剖59.3分、组织72.7分、生理63.3分、伦理83分、德文60分、化学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65.5分,基本上是个差生,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其实,绝大多数成功人士,中小学教育都是非常普通、非常一般的,甚至他们很多人在中小学的时候也没有优秀的学业表现。 

  这个现象在教育界有一个说法:第十名现象。如果我们离开学校十年、二十年以后,再回头看,当年班级里的学习尖子、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不见踪影了,而在各行各业能够崭露头角的、能够有所成就的,当时在学校、在班级有的是中间偏上的,有的是不太受待见的,当时学校学习最好的那一批学生,最后往往表现平平,第十名现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呢?可能是因为学习尖子为了在学校保持优秀,透支了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兴趣等。而走上社会以后,真正产生影响的并不是你中学的考试成绩,而是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就像前面讲的马拉松一样,你在前五圈、前十圈跑得精疲力尽了,很难赢在终点,而在前十圈、前二十圈悠着点慢慢跑,后面还有后劲,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概念其实挺重要的,可是现在大家都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其实小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远远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当然,生活当中确有一类人是少年早慧,少年得志,春风得意。但应该看到,人群当中这类人数量很少,大概只有 1%—3%的孩子属于超常儿童、神童、天才,这些人的精力和故事是不可复制的,普通人没有必要去追求。

  非智力因素比纯粹的智商更重要

  人的成才比一场体育比赛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为什么中国的很多亿万富翁,包括香港的在内,都是非常低学历的,因为它需要的是另外一种素质,而不是考试能力,也不是狭义的学科知识,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非智力因素。无论是在政治生活还是职业生活当中,这种非智力因素实际上要比纯粹的智商重要得多。

  早期西方教育也是非常强调智力因素的,花了非常多的精力研究智商、测量智商,根据智商来选拔、评价学生,来培养未来社会的精英。但是,现在新的研究潮流越来越超越了对智商的崇尚,越来越意识到人的成长是综合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比智商的意义要更大。美国的经济学研究发现,智商只能解释10%的收入差距,其他更多的是智商以外其他商的影响。

  另外一个重要理论叫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加德纳认为,人至少具有八种智能,我们通常所说的智商——逻辑数理能力,只是其中之一。我觉得这个理论是革命性的、建设性的。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近年的大学生就业中也有表现。麦克斯人力资源调查公司,做了连续三年的调查,发表了今年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和我们的想像不太一样。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和专业教育有关,专业技能不适合社会需要、知识结构老化等等。但是企业要求第一位的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价值观,第二位的是基本素质,第三位才是专业技能。企业说,不管你大学学的是什么专业,不管怎么对口,到了我这个企业,肯定需要重新培训。所以,你专业学得多一点、少一点,是不是特别对口,没有那么重要。企业的第一判断是:你值不值得我培训?我培训了你半天,你却跳槽了、走人了,我的努力就白费了。如果一个人对企业没有基本的忠诚、基本的职业精神,或者是眼高手低,拒绝做小事,这是企业最头痛的。相反,你这个人认真、老实、愿意学习,笨一点没有关系,企业可以把你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

  不成功的学生,一半被学校毁掉,一半被家长毁掉

  我们再来讨论另外一个问题。我们有很多不成功的学生,他们一半是被学校毁掉的,一半是被家长毁掉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家庭教育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这一点我们今天需要特别强调。现在,家长中有两种不正确的教育态度在滋长:一种是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托付给学校,认为上了重点学校,家长的责任就完成了。这是不对的。这也是中国和西方非常不同的区别。一个孩子在美国上学的家长告诉我说,美国的小学规定很严格,下午两点必须把孩子接回家,最多延长半个小时到两点半,初中孩子大概到三点必须回家。为什么这么要求?因为他们的理念是:学校只能给孩子提供共性的教育,因为老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孩子个性的成长、个性的发展只能靠家庭来实现,所以必须给家庭教育让出必要的时间。

  另一种不恰当的家庭教育倾向是:对子女教育操之过急。有一个小孩考试考了99分,非常高兴,回来向他爸爸报喜,他爸爸却一个耳光打过去:为什么不考100分?家长总是怕自己的孩子落在别人的后面,或者输在起跑线上。现在非常强调早期教育、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早期教育确实重要,关键是如何进行这样的教育。我们习惯性的思维通常是:把早期教育变成了一种提前教育,小学的东西放在幼儿园来教,初中的东西放在小学来教。美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我们知道,中国中小学教材的难度要比美国高两个年级左右,所以中国任何一个三年级的差生,到了美国五年级都是优秀学生。有一个小孩三年级到了美国,他的老师一看他的数学,觉得行,你小学就不要再学数学了,你要学习一些其他的东西。因为他们是这么认为的,学习就像小孩吃饭一样,营养要均衡。有些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强迫小孩做他做不到的事情是非常残忍的。当我们对子女提出过高要求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下:我们能不能做到?这是不是合乎理性的要求?

  现在,奥数教育很流行。可是讲到奥数教育,我们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有人说,从1986年中国参加第一次奥林匹克数学国际精英赛,已经产生了100多位金银铜牌得主。可是,当年和中国高中生同台获奖的一些欧洲的、美国的中学生,现在已经成为数学大师了,有的已经获得了数学菲尔兹奖,可中国却没有一个人真正成为世界级的数学家,实在值得反思。

  我们做节目的时候发现,很多奥数金牌得主现在正在教小学的奥数。当然有人热爱教育,不能一概而论。问题是,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数学领域,音乐教育同样如此。早几年,我就在文汇报上看到过一位音乐家的质疑,他讲中国从80年代以来有很多音乐神童、琴童,获得了很高的国际奖项。可是十年、二十年过去了,这些人都消失了。当年的音乐神童到哪里去了?回答是:很多人已经不再从事音乐了。这是为什么?因为好多音乐神童,音乐一开始就不是他的兴趣爱好,只不过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所以等到他能够选择的时候就选择了离开,这种现象很普遍。所以,过早定向培养对于真正的英才教育是非常不利的。其后果,一个是过于严格的学科训练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是可能抑制了他真正的兴趣倾向。人的兴趣真正产生和形成,还是在中学阶段,小学阶段是非常基础的教育,你不能断定他以后真正喜欢什么、能够做什么。

  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实现

  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古希腊的格言是认识你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不同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禀赋。教育就是帮助每个人自我发现,找到最适合、最喜欢做的事,然后自我实现。

  今天,我们看到不少学生大学毕业乃至研究生毕业了,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所以我们今天评价对一个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有两个基本的标准可以供大家参考:第一个标准就是这个小孩是不是爱学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尤其是阅读习惯。通常,喜欢看书的孩子不会变坏,能够与书为伍,容易走上正道;第二个也是更高的评价,就是看他有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当然不是说从小学看到这一点,但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这个评价就非常重要了。所以,当上中学的孩子兴趣非常强烈,以至于能够主动学习、探究的时候,你就可以放心了,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时候,好的教育就基本上实现了。

  对孩子教育还要抱有一颗平常心。韩国有一本非常著名的儿童教育书《好孩子慢慢来》,说的是如果整个社会太急功近利,小孩子就不堪负担,而要悠着点,每一棵种子都会发芽、生长、开花,但是有各自的季节,你不能操之过急,否则会损害自然的生长。中国家长现在普遍对孩子抱有巨大的期望值,实际上这是一种比较陈旧的成才观。我们如果到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去走访一下会发现,那里的中小学生都是平民化的教育概念。你问他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这个说我想做一个服装师,那个说我想开一个花店,还有的说长大以后想做一个蛋糕店,都是非常现实的目标,而不是说要出人头地、做科学家、做伟人。用我们中国人的眼光来看是胸无大志,但这可能是教育普及时代一个自然的现象,可惜我们很多家长还是抱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想法。

其实,每个儿童、每个人终身的和谐、幸福、快乐,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教育目标并不是为了打造一小批社会精英,而是让每一个孩子拥有愉快、美满的人生。今天的教育都应该追求这么一种境界。本报记者 蒋廷玉 编辑整理

http://js.xhby.net/system/2010/08/25/0108196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