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心理障碍
对于青少年来说,健康要第一位的。然而健康不仅仅是指生理健康,它还包括心理健康。我们提倡青少年朋友学会自我保护,也不仅仅指的是自身安全的保护,还应包括心理健康方面的保护。当青春在青少年的企盼中悄然来临时,你也许会愕然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还处在“半梦半醒”之间。那么多的困惑和烦恼扑面而来,一时间你会感觉惶惶不知所措。青年朋友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敢于正视自己,并且学会自我调节,在无法自救的时候,去向心理医生咨询,那就说明自我保护的意识已经真正在你的心里扎根了。
请看这样一个例子:
王蒙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以前在老师同学们的心目中是一个做事踏实、有条有理的孩子。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做事开始毛躁起来,无论干什么事都是风风火火、有头没尾,作业写得丢三落四,总想马上就写完,结果忙中出错。做值日不是弄一身水,就是打坏这、弄坏那。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是急得抓耳挠腮,像热锅上的蚂蚁,恨不得一下子把问题解决了。别人批评他,他还常常不是怪罪别人,就是怪罪事情太麻烦。老师发现以后,马上与他的爸爸取得了联系,可他的爸爸却说:“男孩子要那么老实干什么?像个大姑娘”后来,王蒙的行为越来越严重,发展到动不动就对 父母、老师、同学发火,在家里悄不如意,就骂爸爸、妈妈,谁的话都听不进去,在班里同学们都不愿理他了。
张茜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除了有了上面的现象之外,还有,每当考试时就表现得格外突出,考卷发下来,就坐不住了,常常满头大汗,东写一笔,西写一笔,急得不知写什么,学习成绩也不理想。老师和家长都十分着急,在教师的建议下,家长带着张茜来到了心理诊所,张茜把自己的变化和心理感受讲给心理医生听。经过诊断,医生说,张茜的表现是心理“急躁”的性格障碍,还具体告诉她治疗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张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做事情开始变得井井有条了,学习成绩也迅速提高了。
由此可见,两种不同的对待心理健康的态度,收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相反的结果。建议青年朋友们在保护自己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多学一点心理自护的心理技巧。
专家提示:心理健康也叫心理异常、心理疾病,是由各种不良刺激引起的心理异常现象,一个人在适应和发展上出现困难,行为偏离了社会生活的正常的规范,就被视为心理上存在障碍。偏离程度越厉害,障碍的程度也就越深。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非常复杂,有遗传因素、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互相影响,互为因果。
二、那么心理障碍有哪些类型呢?
1.适应性障碍: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原因造成的心理和行为失调。通常表现为不能正常学习和生活,不能正常地与人交往。
2.焦虑性障碍:焦虑就是害怕、心烦意乱、忧心忡忡,总认为自己达不到目标,因此怨天尤人。
3.抑郁性障碍:情绪持续低落,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不愿与人交往,总感到做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
4.恐怖性障碍:也是害怕。但他们害怕的往往在很多人看来很正常,没什么可怕的。如恐高症、利嚣恐怖、广场恐怖及社交恐怖等,其中社交恐怖较为常见。
5.疑病性障碍:过分关注自己的健康,总认为自己患了某种疾病。
你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小刚从小就长得很胖,总被别人嘲笑,这使他很自卑,变得特别爱发脾气,虚荣心强,又特别脆弱。上小学时,老师又总挑他毛病,批评他,使他在众人的面前抬不起头来。因此在他小小的心灵里,便少了一份自信。那时他的成绩还很好,上了初中,由于心底里的几分自卑和懦弱,小刚的成绩直线下降,心情也不好,总是欲哭无泪,欲笑无心。我变得更加古怪了,几乎怕见一切人,每次放学回家时,走在路上就感到诚惶诚恐,心跳加速,连眼睛也睁不开。回家后,小刚就躲在自己的小屋里,连父母也不想见。那段时间,小刚觉得自己完了,简直就成了一个废人。他甚至还想到过自杀,可小刚没敢那样做,因为他舍不得他的父母。
鼓足勇气,小刚走进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把自己的烦恼全部倾吐出来,以前他根本不敢想自己还有这个勇气,但真的走进去了,小刚也觉得没什么可怕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刚终于告别了自卑,走出了自己设定的小圈圈。敢于见人了。
其实发现心理疾病并不可怕,而害怕自己是更严重的病态。只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就一定会战胜心理障碍,使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三、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1、情感障碍:表现为情绪不稳定,不能很好地自我调控,易冲动,喜怒无常,遇到挫折或打击时情绪低落,感情脆弱,精神难以承受。
2、意志障碍:缺乏行为的目的性和一致性,办事犹豫不决,缺乏主见和长远的眼光,遇到别人的挑唆容易上当受骗,知道自己有错误,还要坚持错误,固执已见。
3、智力障碍:表现为记忆障碍和思维障碍。缺乏记忆能力。害怕考试,成绩下降,厌倦学习,对前途缺乏信心,不能正确判断、概括、推理,虽然学习刻苦,但成绩依然很差,有较强的自卑感。
4、人格障碍:极端固执,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常与同学和教师产生矛盾,对什么都看不惯,总以相反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以错误的结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辩护。
四、哪些行为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1.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追求低欲的生活方式,思想境界低。例如:贪图享乐、怕苦怕脏怕累、自私自利,看一些不健康的书籍和音像制品等,容易引起心理疾病。
2.缺乏情感沟通。如与同学、教师来往很少,交际面很窄,也不与父母交流,自我封闭,情感缺乏沟通,容易使人感到孤独、忧郁、情绪消沉。
3.不参加集体活动。喜欢独来独往,什么人都看不起,以自我为中心,搞小帮派。脱离集体生活,不愿意为集体做贡献,也容易导致孤独感。
4.缺乏兴趣和爱好。什么事都引不起兴趣。没有成功的机会,心理上就没有满足感、充实感、成就感,就会觉得生活、学习枯燥乏味。
五、心理疾病并不可怕
1.发泄:把自己的烦恼、委曲、怒气等通过日记、写信的方式都发泄出来,写的东西不必要保留,只要能达到发泄的目的就可以了。不能以他人和公共财物作为发泄的对象,以免伤害他人和公共的财物,也可以大哭一场,把心中的烦恼都排泄出去。或者选择其它的你喜欢的发泄的方式,如到无人的地方大喊,到游泳池去游泳。
2。倾诉:把心中的烦恼、痛苦、挫折、忧郁等一切困扰你的东西,向自己的好友、同学、亲属、老师、父母或其他值得信赖的人,痛痛快快地说出来,这样你就会感到轻松许多。大家安慰的话语,会让你得到更大的解脱。
3。转移:在心里有压力、受到刺激时,立即转移你的注意力,做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如:听听音乐、翻一本你喜欢的书,到操场上打打球,暂时远离给你造成伤害的那件事,让自己平静下来。
4。暗示:就是自我提醒。如:“我不该这样想,这是错误的”,“镇定,不要慌,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定能渡过难关……”通过这些暗示,就能缓解自己的情绪。
——梅中政教处
心灵氧吧“百分百”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