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物理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扬州市梅岭中学    王小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越来越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相信学生愿意学,能学好;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和科学方法的培养的现象,在平常的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抓起。在教学中要注意构建物理情景,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方法,提高洞察分析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还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但就目前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教学中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仍妨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妨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索未知事物的能力,把知识的传授和自然科学一般研究方法的训练很好的结合起来。

所以,在当前初等教育中,如何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已经成为物理老师们急于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中学物理教学要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我认为:主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和思维方法。

一、创设物理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物理情景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出发点,而观察和实验又是物理情景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也是为学生创设创新氛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

物理研究处理问题通常是先观察生活生产中的某些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总结出来某个结论或提出假设,至于结论或假设的正确与否,则要进一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然后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根据得到的结果,又提出新的更深入的理论,再进行验证。通过创设条件,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中的标新立异的方法给予肯定、支持和帮助,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和独立地思考,并通过实验否定错误的假设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信心、毅力、科学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培养。

物理教学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观察物理现象的兴趣。激发兴趣,诱发探究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在教学中,应设法激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而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要把握“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实际上学生在日常观察事物中积累了许多有关物理方面的问题,期待在物理课中找到答案。如果能及时给学生满意的解答,会有利于保持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兴趣。即使不能立刻给予,也应该指导学生继续从哪些方面深入观察,作好纪录,鼓励他们多想、多问,这里往往孕育着青少年创造才能的萌芽。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平时观察一些跟讲到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技术设备等等。要引导学生把出于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让学生懂得观察是人类研究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基本方法,学会在观察中注意分析、比较,寻找各有关因素之间的联系,从中提高学生科学的观察能力。所以要深入研究往往需要做实验。

二、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物理新课程标准对物理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课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要素。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还可以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当然,科学探究,百花齐放、形式多样。我们通过不断尝试,从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方面展开探究活动,一方面可使学生更好的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经历发现科学的过程;另一方面,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物理实验作为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应体现其探究性的特征,实验教学的过程就应该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强调实验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提出的。现在我们提倡的实验探究教学与以往的实验教学不同,它强调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科学是如何经过无数次的试验性实验而慢慢累积形成的,让学生明白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自然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从而提升学生利用实验来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和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教师让学生感知探究模式,激发探究欲望,内化探究方法和分析探究结果,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去自主学习,去主动地获取科学知识,让学生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在学习中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

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愿意学、能学好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的一项要求,也是现时代学生终生发展必需的品质。所谓“自主学习”,是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习的科学素质全面提高,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过程,是一个主体的构建过程。教师的科学指导是前提条件和主导,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学生的创造性的学习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是教育的基本方式和途径,达到自主性发展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本质要求。物理“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理解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除让学生理解大纲规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精神、自我完善意识,成为能够主动地、创造性的进行认识的实践的主体。这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提昌“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使物理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学物理教学概论(阎金铎)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