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为师之钻石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扬州梅岭中学 王萌

 

真善美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人类对生活美满境界的追求,因此真善美也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有人把教师比做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教师的人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播种诚实,才能收获希望。为师者可以没有让人惊羡的姿容,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离开了诚实,却足以让你的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诚实是为师者的资本,诚实,是为师者的财富。

作为教师,我们为什么要诚实?

从古到今,从民间的流传到书上的白纸黑字,老师嘴中不停地讲着,“诚实”这个词似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然而,实际却是收效甚微。为什么呢? 校园不是真空,在我们的现实校园中,在各种诱惑面前,存在着不诚实,存在着撒谎!当个人利益受到冲突、受到挑战时,老师能在学生面前做到诚实吗?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吗?

肖伯纳曾经说过:“ 恐怕我们先得让世人都诚实,然后才能问心无愧地对我们的孩子说:诚实是上策。”古人云: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一个家庭,父母不诚实,影响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而一位教师不诚实,影响的却是许许多多的学生。教师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劳动,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为师者首先得做好诚实的师表典范。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做人才是教育的实质。俗话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师者更应该心正、言正、身正,做好诚实的师表典范,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我们教学生,要诚实,诚实是为人之本;我们对待学生,要诚实,诚实是为师之本。没有比诚实更让学生心里更踏实的东西了,没了诚实就没了他们的信任,更谈不上亲近、崇敬和爱。

那么,面对学生,我们该怎样做到诚实呢?

首先,我们要有一颗公平、公正的心。我们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相貌,不同籍贯,不同智力,不同个性,不同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不歧视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而一些教师总是偏心于那些长得漂亮俊俏的、聪明伶俐的、来自于城市的并与老师顺利交流的学生;而对那些长相不好、脑子不快、农村的和性格极为内向的学生有各种各样的偏见。这种教师就是缺失了一颗诚实的心。喜欢学生,不因为爱而对他们的错误放任自流;对于有偏见的学生,不因为不喜欢而对他们的优点视而不见。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待他们的缺点和优点、处理涉及他们之间的各类矛盾。学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也是平等的,我们只有对他们一视同仁,才能处理好矛盾,让学生心悦诚服;我们只有全面地去观察他们,才会对他们有真实的评价。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才能真正地赢得学生的欢迎。

其次,我们要抛开所谓的“师长尊严”。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但是碍于面对的是学生,有些话似乎难以启齿,觉得说出来,老师就没有面子、没有威严了。因此在学生面前是变本加厉地狂妄自大、装腔作势。西塞罗曾经说过:“没有诚实,何来尊严。”其实,我们应该平常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身份,“老师”与“学生”只是职业之分,在人格上,两者应该是平等的。其实在学校中,我们会发现,刚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特别受学生喜爱,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正处在角色转变的过度阶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还不是那么高高在上,而对于年轻教师自身而言,学生也不是那么渺小。正是由于两者的落差较小,所以很容易沟通、亲近。而经过了多年的“锤炼”,时间长了,似乎年轻教师眼中以前的“哥们”“姐们”现在都是小不点,对他们低头没这个必要。当然也许我们比那些孩子聪明世故,但是我们不能因此以为可以欺骗他们,因为谎言就是谎言,是迟早都会事实这根针扎破的气球,这与年龄与智商无关。所以,我们必须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平等地看待学生,有时低下头甚至是是一种更好地抬头,我们要用我们人格的光辉去取代这份职业的光辉。

第三,我们要诚实地面对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无知”。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向学生传授知识也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但人的知识总是有限的,特别是在这个强调各门知识综合运用和学生的知识大量丰富的时代,我们时常会遇到不期而至的疑惑和不懂。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学生的眼里就应该是什么字都难不倒的。刚刚做老师的那段时间,有一个学生问了我一篇课外文言文当中的一个多音字的读音,我没有见过那个字,不过,我按照半字读法告诉了他。第二天学生拿着《新华字典》来告诉没有我教他的那个读音。当时我还是想掩饰自己的“无知”,就告诉他古时就读那个音。结果较真的孩子回去又翻出了《古汉语词典》。我没有再说什么,灰溜溜地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后来因为我的“美丽”的谎言使那个爱问问题的学生渐渐与我疏远了。孔子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古圣人尚且如此谦虚,我又何必自欺欺人呢!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会遇到有学生问我问题,如果是我没把握的,我不会再找借口搪塞,每到这时候我都诚实地告诉他:我会继续查资料或者与办公室其他老师请教、讨论,同时还建议他遇到可以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希望他们自己查找答案,到时候我还会向他们请教。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可以自己去尝试解决难题,而且久而久之到也养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真是一箭双雕、一举两得啊!

第四,我们要有勇气去承认自己的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该如何面对我们工作中的失误和错误。美国的马克·吐温说:“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其实教师能够直面过失和错误是我们角色转变的最大体现。我们天天说走进学生,但连这些错误都不能直接

面对,躲躲闪闪,闪烁其辞,甚至恼羞成怒,这样怎么和学生更近呢?

在一次处理学生的时候,由于已经向几个同学了解了情况,所我不待这个学生多辩解,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学生,看到学生不太服气,还向家长告状。终于学生低头了,向我承认了错误。当时我很得意,当即要求学生第二天在全班读检查。等到自己情绪稳定下来,细细琢磨,发现了问题,是自己错了。我感到很内疚。该怎么办?是将错就错,杀鸡儆猴,还是淡化不提,不了了之?是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还是承认事实?是向学生个人说明,还是当全班的面道歉?那个晚上,我的内心一直在煎熬……第二天,我看到那个学生耷拉的脑袋和无辜的表情,不知道怎么突然有了勇气,忍不住主动当着全班同学道了歉,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说完后班上一片寂静,等到学生完全反映过来后,立刻爆发出一阵掌声。那个被我批评的学生也主动对我说他也有不对的地方,在我批评他的时候他不应该有对立的情绪。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反而比以前更喜欢我了。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人犯错是在所难免的,但往往那个经常会有些错失的人是诚实的、可爱的,因为没有人期待你是圣人。是的,我之所以又重新赢得了学生们的谅解和爱戴,并不是因为我编织了美丽的借口,而是因为我的“诚实”给了他们向善的启示。实际上,在每个学生的心中都会有一杆秤,老师的分量不见得就是职称、名气、发表的论文数,而在于你能给学生多少真实的东西,多少美好的东西。

   

德国的康德说过:“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的确,它是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在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诚实就像是一块超强的吸引力,让孩子们自动聚集在教师的周围,愿意跟随教师去探索科学的未知,自觉地珍惜和维护教师的付出的努力。

诚实就像一颗耀眼的钻石,让教师的人格魅力熠熠生辉充满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