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破“燃烧与灭火”传统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扬州市梅岭中学   杜稼勤

近期,在扬州市化学教研室举办的一次初中化学教学精彩片段展示活动中,18位参赛选手中有大约一半的选手都选择了“燃烧与灭火”这个课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师们已经更加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各种情境来设计这节课,但是上课的套路似乎又落入了一种新八股中。

大多数教师在传授这部分知识时,都是大致沿着这么一个思路:首先从前面所学的系列燃烧现象,如镁、铁、蜡烛等在氧气中的燃烧,联系到“神七”的发射和奥运火炬的传递,再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火现象,总结出燃烧的概念,即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继而,带领学生探究燃烧的条件:1.用一烧杯罩在燃烧着的蜡烛上面,蜡烛渐熄,说明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2.用一团分别沾有酒精和水的棉花在火焰上点燃,沾有水的棉球不能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将一根木条和一块石头分别置于火焰中,只有木条被点燃,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最后总结出燃烧的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其实,初中的学生在成长的经验中或许早已明白了这些,却还在做着明知结果的“探究”,如果我们此刻能从上面的模式中跃迁一下,学生的反响可能就会大相径庭。如:杯中的蜡烛熄灭了,剩下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就真的不能支持物质燃烧了吗?我们不妨用镁条来试一试。将一根燃着的镁条伸入一瓶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可以看见什么现象?你猜测一下,可能生成了哪些物质?再如:欲检测镁条是否能在氮气中燃烧,我们怎样才能制得一瓶较纯的氮气呢(可由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展开讨论)?实验过程中可见镁条在氮气中燃烧有哪些现象(发出红光,产生少量黄色固体Mg3N2)?如何检测产物中确实含有Mg3N2?(可提供资料:Mg3N2+6H2O 3Mg(OH)2↓+2NH3)……经过一系列的讨论,不仅进一步探究了燃烧的条件(即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只要有助燃性的物质即可),也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再如,燃烧条件的探究,能否从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去寻找?我校的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燃烧条件的探究的:她让学生进行一场划火柴的比赛:看谁最先划着,看谁的火柴燃烧的时间最长……学生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完成了比赛。比赛后开始讨论:火柴为什么能够被划着(老师提供资料: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磺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里面各成分起什么作用?如果火柴梗用玻璃棒代替可以吗?在宇宙飞船中,划着的火柴为何又旋即熄灭?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划,即摩擦生热——说明燃烧需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用硫磺等可燃物外加火柴梗——说明需有可持续燃烧的物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分解产生氧气,外加空气中的氧气——说明需有助燃性气体。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已经充分说明燃烧的条件了。

再来看如何使得火柴梗燃烧时间较长,那就得控制火柴梗放置的方向。竖直向上?竖直向下?还是将火柴梗平放?都直接影响着火焰的大小,火柴梗燃烧时间的长短。为什么呢?由于产生气流的影响,火焰总是向上的,当火柴梗竖直向上放置时,火柴梗仅处于火焰的焰心部分,温度较低,容易熄灭。所以,燃烧持续时间很短,火焰也小。引导学生讨论完这些问题后,燃烧的条件在学生的大脑中也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了,由此还使学生掌握了划火柴的技巧,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说灭火,近几年来不断有报道,由于不熟悉公共场所的防火措施和安全通道位置,加之失却自救措施,而屡屡造成惨剧的发生,所以配合这部分内容,教给学生应对措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与其投影展示一系列的火灾场面,对着图片来分析,还不如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研。我校就做了这项工作: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小组,去些公共场所,如商场、影院、酒店等地,调查了解那里的防火设施,安全通道的布局等,学生兴趣极其浓厚。调查中,他们了解的非常仔细,还画出了实地安全通道平面图。课堂中交流时,各小组的代表侃侃而谈他们的所见所闻。这可是真正的收获,同时也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这节课上,我们还教会了学生如何快速地用毛巾制作防护口罩,防止大火中呼吸道被窒息……

总之,这节课涉及到的内容,可让学生联想到不胜枚举的生活场景,我们何不跟随着学生的思维,走进生活,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呢?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不应该是程式化的,更不可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应该遵循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融入现实,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