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复习的两种误导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指导学生复习的两种误导

误导之一:熟能生巧,温故知新。只要多次复习重复,就能巩固知识,达到熟练,形成规律,发展技能技巧。
  高考和中考的压力加剧了这种误导。结果学生加大练习量,企望*多次重复达到对知识的熟练掌握,效果并不好。其实我们都有体会,我们的许多技能(如写字),经过了很多次重复,水平却不一定提高,甚至可能倒退。复习也象学习一样,效果主要决定于下述三方面因素:
  首先,复习需要有高度的动机和目的。为了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并预期自己能达到目的(稳定的预期具有信念的力量,反过来又强化了动机)的复习,常常能取得令人难以相信的效果。仅仅是为了“熟悉”课文的复习,内容很快就荡然无存了。
  复习效果还决定于复习的附带条件。在老师引导下的复习思维有深度,难点易突破,层次分明,规律性强,通过复习形成新的知识网络,并能逐步掌握组织不同性质材料的方法。这给学生带来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同时,学生在复习中的表现得到老师适时适度内容具体的肯定、表扬或批评、激励,这些附带条件会强化复习的效果。考试也是重要的刺激条件。
  另外,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复习时的进步情况和知识技能上的不足之处,调整复习重点,也是影响学生复习效果的因素。
  复习之所以有效和必要,是因为它提供了更多机会实践上述三方面因素。
  在指导学生复习时我们不能只强调重复次数,而应使学生自己意识到影响复习效果的因素,相应地采取下述三项措施:1.明确复习目的,激发复习动机;2.强化复习的附带条件,养成边复习边试图回忆的习惯。还可以和同学互相提问,比赛;3.评价复习进展和效果,通过背诵,默写,练习和对照正确答案反馈自己对知识理解的正误以及掌握的程度。   

  误导之二: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必须通过间隔逐渐加长的间时复习巩固记忆。
  这种误导造成的结果是:学生每学一部分知识,隔一段时间就要复习一次,而时间往往不允许,大大加重了学生的思想负担。这种复习方法使学生较多地使用简单记忆方法,思维的广泛联系性和知识迁移能力难以得到发展。
艾宾浩斯在一百多年前(1885年)实验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保持量,绘制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这是首创性的工作。他当时用几张无意义音节表(即用字母随机组合出一些从未见过的单词),分别在间隔不同的时间后测试自己尚能记忆的“单词”量,发现在学习之后,遗忘立刻急速发生,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慢。后人的许多实验也证明,对于无意义的机械记忆内容,间时复习往往胜于集中学习;而在有意义的概念形成的学习中,以及在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并形成规律的学习中,集中练习效果好。例如,学习某类题型的一般解法,集中讲练比分散学习效果好。
  初次印象是深刻的。新的学习材料经过短时记忆(10—20秒以内),如果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汇入旧的认知结构中,就进入长时记忆。反之则稍纵即逝。即使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在学习停止之后也会立即开始遗忘,遗忘的过程最初进行得很快(在20分钟之后,遗忘就达到41.8%),以后逐渐变慢----1小时之后遗忘55.8 ,比20分钟时遗忘只增加14.0%。(本文的遗忘百分率数据来自艾宾浩斯的实验,针对有较强动机的机械记忆)。
  我们教师往往只乐观地注意到“遗忘逐渐变慢”,而不注意学习信息的存贮过程和一开始急剧的遗忘,在一节新课至少一天以后,提问学习内容。这时,学生常常是忙着翻书,寻找答案----24小时之后,机械记忆内容已遗忘了66.3%。我认为无论教学还是指导学生自学、复习,一个学习单位时间内(如一节课),内容应当集中,使学习材料发生丰富的联系,这是微循环,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记忆。一节课内既学新知识也应当安排练习和复习。这是小循环。循环不应只是简单的重复,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应用刚学过的知识。或者补充一些生产、生活实际的材料,通过具体形象引发新的思考,通过联系将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同化。在这第一次反复循环的学习中就强化对新知识的记忆。应使学生明确,在课堂上注意涣散,反而企望课下通过复习来掌握,这是得不偿失的。应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对于机械记忆含量大的内容,再采用间隔逐渐加大的方法间时复习,每次间时复习都要在未大量遗忘之前进行。而对于形成概念和应用原理解决问题的学习,则重在理解、应用概念的意义,不必进行间时复习。
  无论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复习,与一般学习一样,每次复习都应有新的收获,应在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或增加熟练程度,或获得新的意义,或在新情景中能够更灵活地迁移、应用知识,或促进认知结构的重组和开放。复习如果没有正意义,就可能起负作用。“温故”不一定“知新”,我们须带着“知新”的目的去“温故”,这是走出前述两种误导的复习,是强调动机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