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中学生写好记叙文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指导中学生写好记叙文之方法

张春梅推荐

贵州省普安二中:余永正

写作能力是学生必须具有的语文素质能力。《语文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能定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语句通顺等。要达到这一要求并非易事,师生都要花大力气才行。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兼用描写、抒情、议论等方式表现实际生活的一种文体。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呢?下面介绍记叙文的几种写作思路。
一、开头引入,结尾升华。 
     
古人说:凤头,猪肚,豹尾。(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乔梦符的话)意思是要重视文章的开头,设计一个好的开头会使文章增加色彩,凤头的意思是。要美,不能单纯认为就是词藻美,语句美,而是能抓住读者,引人入胜,这也是美。 
    
开头引入的要求是切题,,吸引读者。渲染就是能用简要的语句将其意突出,抓住读者,正如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当然这是写诗的要求,写文也如此,不是而是真,逼真,如同在眼前。铺垫就是做些必要的铺陈和垫衬。 
    
引入、渲染、铺垫的方式很多,如:交待环境,引入人物、事件,如《孔乙己》;点出所写的对象、人、事,如《我的老师》 ;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交待写作动机。如《背影》《一件珍贵的衬衫》 ;解题,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如《白杨礼赞》 ;紧扣叙事,直抒胸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为情节发展作铺垫,如《多收了三五斗》、《故乡》 ;设置疑团,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结尾要引出、照应、升华,就是把读者从具体的事件、人物中引出,使记叙完整,并把读者引回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中,引向更为深远的境界。古人说豹尾,就是结尾要有力,且画龙点睛,有精神,有神采,就是余味无穷,发人深思,给读者以精神境界或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提高。这就是升华。 
    
结尾引出、照应、升华的方式很多,如:自然收束,回味无穷。如《小桔灯》、《背影》 富有感染力的抒情。如《谁是最可爱的人》 ;含蓄深刻带有启发式,发人深思。如《荔枝蜜》、《故乡》、《多收了三五斗》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如《一件小事》、《一件珍贵的衬衫》。
    
古人讲究首尾圆合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白居易《新乐府序》标其目就是揭示文章的题旨。卒章就是文章结尾。就是主旨。强调开头夺目,结束升华。清朝李渔《闲情偶寄》中务使开门见山,不当借帽覆顶,形象地说明开头不应该把即题旨遮挡住。宋朝沈义父《乐府指迷》中强调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须要必须要放开,结尾要长留余味,要响亮,像唐朝白乐天《金针诗格》中说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不回。我们写记叙文也应注意用回顾之笔,兜裹全篇,首尾一体。 

     
二、开拓视野,兴趣风发。
   
随着知识积累的日益增多,人的眼界大为开阔,探求知识的兴趣也就更加浓厚。越是不懂的东西越想弄懂,尽快使自己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这时候,学习和写作进入最佳状态,提起笔来,挥洒自如,兴味极浓。可以说,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书山学海里遨游,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引到读书和写作上来。
   
其次是新奇的事物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贵在创新、标新立异,刻意求新,不能落入俗套。其具体表现是标题新、主题新、构思新、技巧新等等。前不久,网络上有部电影叫《2*2=5》。这标题太新颖了,激发了广大网友的浓厚兴趣,大家争相点击,先睹为快。中国有部电影叫《团圆之后》,写的是欢乐之后的悲惨情景。这感情上的大起大落,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打乱了观众的思维定势,一如异军突起,反响很大。
  
置疑问难,挑起争论也是激发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把作文题目抛出之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灵感;同时也可设置障碍,予以点拨,使学生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一次,我出了这样的题目:《夜,静悄悄》。很多学生冥思苦想,不得要领,十分苦恼。我要求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由想到。在静悄悄的夜里不是还有很多人在默默无闻地工作、在绘制明日的蓝图吗?学生的心里豁然开朗,似有千言万语奔泻而下,写作情绪十分高涨。
   
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我引导学生讨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系时,学生普遍认为: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会后,我出了一道作文题:《5-1=0引起的思考》。学生马上触类旁通,认识到在求学阶段必须努力做到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心灵美、勤劳动。在这一统一体中,忽视或轻视任何一个方面,结果都得等于零。我反复运用求异求新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众多的作文题前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置身社会,了解生活。
   
大自然犹如一个高妙无比的艺术家,她能够幻化出一处处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景,也能勾勒出一幅幅让人目不忍睹、不寒而栗的画面。这些形形色色、五彩缤纷的画面就一幕幕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而我们学生的头脑犹如一张白纸没有一丝污染,你给它着怎样的色,就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使得社会上某些不良习气有所抬头,再加上电影、电视上播放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都有较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全方位地指导学生认真地观察、认识了解这些形形色色的事物。
    
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观察、了解、认识这些事物呢?我认为首先就应该让学生置身社会、接触社会、熟悉生活,经受生活的磨炼,用他们自己的眼去观察社会、用他们自己的思想去感受生活,用他们自己的心灵去体味人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分辨出生活中的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从而做到赞好抑坏、颂美驳丑、扬善避恶。其次,要反复的告诫他们生活中那些积极的、有闪光点的事物,才是生活的主流,才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只有进一步的挖掘它们的深刻含义,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才能反映生活的真谛,也才会真实感人。
四、以小见大,挖掘深远 
      
取材虽然是身边的一些小事,但生发出的意义应是深远的,这就是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题材小,不要就事论事,而要把这件事所反映的普遍意义写出来,也就是从局部反映整体。古人说管中窥豹,时见一斑,通过一个竹管,去看豹子,只能看到豹子身上的一个花斑,却能想像出整只豹子。尝一脬(pāo)肉,而知一镬(huò)之味,一鼎之调。从锅里舀取一块肉尝一尝,可以知道一锅肉的味道,这一锅肉烹调的好坏。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道理。我们同学们经历的多是小事,我们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局限,只有抓住有代表性的小事,具体写,才容易写好。以小见大的写法,还便于细节描写,写得深入,写得生动,表现出深刻认识。如《藤野先生》选材小,写藤野先生批改作业、修改插图,询问中国女人裹脚的事等,这些小事却能看出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对中国留学生的诚恳,治学严谨、认真的态度;《菜园小记》选取的是在延安种菜的一些小事,而且又都是许多片断,可是中见大,把延安大生产运动和军民与困难作斗争的光荣传统表现出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强烈的现实意义;《一件珍贵的衬衫》从一件衬衫的小事,我们看出周总理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伟大人格。 
       
生活中的小事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重要的是要留心,善于发现,注意搜集,积累。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发现出美来。罗丹说的这种对的发现,正是从生活认识中得来的,是挖掘出来的。没有收集到丰富的材料,怎么能有,有
五、冷静思考,精心选材。
    
生活中获得的大量素材宛如蜜蜂采集的花粉,还需要进行精心的酝酿才能成为真正的蜂蜜。这就要求教师能在这一方面多加指导,使学生冷静的思考,精心的选材。在选材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众多的素材中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主流、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题材,也为只有这样的题材才是生活的主旋律,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才能体现广大人民的心声;也只有这样的题材,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那么,如何去选材呢?一个总的要求就是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材料。具体地说,凡有利于说明、烘托和突出主题的材料就选取;凡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不能说明、表现、突出主题的材料就舍弃。要选择典型的材料,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选择新颖生动的材料。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作者围绕表现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这个中心,从战斗场景、战地工作、日常生活三方面选取了三个典型的事例,而所选的典型的事例、逼真的场面、真挚的感情不仅使读者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共鸣,而且有力地突出了中心,使志愿军战士的高大形象栩栩如生,优秀品质深入人心。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的时候,也应该让他们充分掌握这一点,选取典型的事例、描绘逼真的场面、表达真挚的感情,只有这样的文章,才会给人以震撼、给人以力量。
六、认真剪裁,巧妙组合。
   
围绕中心选好了材料,还需要根据中心的需要认真巧妙地组织。那么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将其巧妙地组合起来呢?这就启发学生弄清楚文章所要表现的中心及所选取的材料。如果顺序能将中心表达得好,就不能用倒叙和插叙,如果硬要用倒叙和插叙。很可能就不会有水到渠成的效果。如果倒叙或插叙,表达效果好,就用倒叙或插叙。最主要是看它的表达效果好不好。确定了文章的结构,那么,如何掌握详略呢?这就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去确定。跟中心联系紧密的内容就详写,反之则略写,如《社戏》,虽然题为社戏但看戏的情节略写,和小朋友的交往则详写,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这一中心。另外,还必须注意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做到该描写时就描写、该议论时便议论、该抒情时要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活泼、真切感人。
七、变换角度,出神入化。
   
写作文要力戒程式化,大胆创新。即使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可变换角度去写,常写常新。南山湖风景、马岭河峡谷、万风湖风景区都是我们当地中、小学生的写作素材。有的题目从小学写到中学,也毫无炒冷饭之感,主要是因为学生懂得变换角度写作,可以写出新的意境。比如说,变换观察角度可以一题多作,花样翻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的立足点不同,进入文章中的形象就各有所别。
    
变换立意的角度也可以推陈出新。泰山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重要素材,如引导学生作《瑞雪兆丰年》这是从正面歌颂雪的,但有没有缺点呢?有,这就是它的虚伪性;它掩盖了脏、乱、差,掩盖了假、丑、恶,也掩盖了人间的不平。当我把这样的思路告诉学生时,学生的眼界大开,思路也豁然开朗。如能长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和交流,就能大大地扩宽学生的思路。姚鼐的《登泰山记》生动地再现了泰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杨朔的《泰山极顶》寓意深长地写到了观看另一幅日出的图景;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则写出了雨中登山的独得之乐。他们都在立意上有所创新,我们读起来不仅不感雷同,反而觉得各有千秋,意兴盎然。
   
变换思维的角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品种繁多,形态各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各有主见,异议纷呈的。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找出答案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把生活的积累连缀起来,启发学生的情思;它可以拓宽视野,扩大文章的容量,收到很好的效应。《红楼梦》中的《忆菊》、《访菊》、《咏菊》、《问菊》等异彩纷呈的菊花诗,就是运用发散思维的范例。
   
多少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说咸说淡,褒贬不一。郭沫若同志力排众议,大胆为曹操翻案,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的运思方式。在《西游记》中,人们把孙悟空捧为造反派的头头,大加赞颂,可有的同学认为孙悟空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因为他皈依佛门虔心向善之日,就是他的叛徒嘴脸大暴露之时。他唯唐三藏之言是听,反骨何在?这种逆向思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八、写好事情,悟出道理。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间花鸟草虫、江河湖海、山峦叠嶂都可以给人以启示。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敬畏生命》。文章描绘了在美国印地安那州有一种树,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种子。这些种子有些被带入湖中,有些被带入草地,而大树仍然不停地播撒着种子、播种着希望,以此繁衍不息。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者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那棵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生命是如此的偶然,生命又是如此的顽强!这不仅是作者对树的感慨,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慨叹?敬畏生命,珍惜生命,让生命在奋斗中显示其价值,这是作者的感悟,也是本文的主旨。
九、字斟句酌、反复修改。
   
古人说过:文章不厌百回改,记得一位名人也曾说:文章是改出来的,历史上一字师的故事更是屡见不鲜的。而很多惊人之作,也都是经过作者反复修改才成功的。大家熟知的《红楼梦》就是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稿的,可见文章只有仔细斟酌反复修改,才能使粗糙的璞玉变成精细的美玉,我们要适时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文章进行反复地修改。修改的时候,我们可以由小到大、由局部到整体地去改,就是先从字、词、句入手,然后再到段以至篇。只有这样反复推敲,字字锤炼,句句斟酌,文章才会做到字字玑珠、句句感人。
   
总而言之,文无定法,对于高人而言,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对于一般的中学生而言,学习一定的方法也算是到文无定法的一种过渡吧!
   
作文难,难作文”,这几乎成了大多数中学生的通病。每当语文老师把文题写在黑板上时,大多数学生都免不了抓耳搔腮,皱额锁眉,苦于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甚至过了几十分钟还是望题兴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主要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阅历太浅,知识面太窄,语汇太贫乏,尤其缺乏细致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