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启于思 思源于疑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学启于思   思源于疑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张春梅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很明了地揭示了质疑与思考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有意识、有技巧地创设问题情境,构建一个科学的心理场。在这样的一个个问题情境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到互动交流、整合提升,有利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或问题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就成了这门艺术之魂了。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通过问题设计来引领学生的思路,调动学生的情绪,创设一种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解决问题的氛围,促使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不断提升自我能力。语文课堂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能力,进而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得到训练、提高,真正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大程度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才可以实现读书之真谛:把书读薄、把人读厚;把书读旧,把人读新。

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很多,我认为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有序性和层次性。

这应该是每个学科的课堂问题设置都必须具有的特质。“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强调了教师必须要做到“以人为本”,从狭义上讲,更指以“学生为本”。教师应该能够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用有激活思维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成就感、满足感,激发学习的兴趣,获得学有所成的美好感受。

创设“阶梯型”问题情境,是指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发展水平。问题太难(大、深、空等),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压抑学生表达的主动性,形成教师的“一言堂”;问题过于简单,造成课堂表面上的活跃,学生有口无心的“是的”、“对的”等应答声;造成学生“食之无味”,懒于思考。最好的问题设置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即略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又不至于太深而无法理解。对于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问题,可以通过“阶梯式”,进行层次性的由浅入深的提问,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循序推进,最终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有水到渠成之感。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中《台阶》一课,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展现“父辈们”生活风貌的文章。教学重点之一是理解“父亲”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由于当今学生并不很是了解文中父亲生活的那个年代,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几个“阶梯型”问题情境: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请你说说父亲修砌的是什么样子的台阶?为什么要修砌这样的台阶?他为修砌台阶做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对与文章所刻画的父亲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有没有不理解或疑惑的地方?

这样的一些列问题设置,学生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以及自己的思考自然会找到答案,而这一系列的问题探讨、分析以后,人物的形象、作品的主题也就跃然纸上了。

而对于较深刻抽象的问题,比如最后一问“你对于文章所刻画的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有没有不理解或疑惑的地方?”这一问,可以引导学生把“父亲”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包括自己的父亲进行对比、类比等,并结合文本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深刻的问题浅显化。使学生容易接受,挖掘出课文的深层次的意蕴,了解文中“父亲”的慈爱、勤劳、善良、质朴、执着,理解“父亲”寻求自尊的同时又暗藏自卑的内在心理,引发对文中以及生活中“父辈”的思考。

“阶梯型”问题情境就是要使学生产生“有阶可上,步步登高”的愉悦感,学生在教师的潜移默化中追寻,在层层疑问中探究,最终“柳暗花明又一村”,深得文章三味。在情感体验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得到提高。

二、创设“冲突型”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发散性

有冲突就有疑问,有疑问自然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诱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努力找寻解决问题的钥匙,全身心地投入到文本的解读和赏析中。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冲突型”问题,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思考,获得不同的发现,拥有不同的答案。因此,这种问题的设置要注意其开放性、发散性特征。这需要教师有较深的教学功底,丰厚的教学底蕴,能够游刃有余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充分展现、交流相互间存在的认知冲突。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次次“对话”中,促成学生联想,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学生认知分析的能力、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和思想的高度得到挖掘和提升,以致达到教学相长的佳境。

在学习当代学者周国平先生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中,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师:同意作者观点,认为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人请举手。于是同学之间呈现意见上的“冲突”,绝大多数人同意,少部分人不同意。我借用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引经据典畅所欲言。

【学生甲】:我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我觉得人还是要珍惜自己的生命的好。生命失去了,灵魂也不复存在了,文中“爱思想的人”所具有的这种灵魂再高贵,也不能把他所能发明的科学成果影响他人,服务社会了。

【学生乙】:我也觉得是这样的,生命对于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最近由于社会上有关学生生命安全存在的问题,学校宣传引导很多。珍惜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有的意识。我想,同学们的问题指向的是文中的阿基米德吧?阿基米德面对的仅仅是生命这样一个简单的话题么?

【学生丙】:是尊严!革命战争时期,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生命存活,叛变革命,做了汉奸。这样的人拥有了生命,但却遭到世世代代人的唾弃。他们失去的是高贵的灵魂和自我的尊严。

【学生丁】:阿基米德面对的是一个民族入侵,面对的是一个尊严的践踏。当然他是一个科学家,讨论这个人物形象不应该赋予太多的政治因素。作为一个致力于科学的物理学家,在他的灵魂深处,思想和科学是至上的,是不容践踏和摧残的。这就是他的高贵的灵魂所在。

【老师】:你们应该记得孟子有一段关于“骨气”的名言?

【学生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老师】:对的!这句话为我们展现了人类高贵的灵魂。所谓高者,人格崇尚;所谓贵者,品质可贵也。一个人品格高贵,不是显赫的权势、富足的金钱和华丽的外表;而是正直、真诚的人性,以及纯朴的情感、善良的人格和圣洁的灵魂。 高贵的灵魂是永无沉沦的人生方舟,任凭庸俗的流水泛滥横溢,它永远都保持着自己的高度。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语文课堂通过创设“冲突型”问题,把学生引入与所学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调动学生理清问题的迫切心情。学生思维处于活跃态势,情绪处于亢奋状态,学习有了主动性、积极性,并获得“豁然开朗”的成就感。

 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需要一定的机遇。问题的设计可以来源于教师课前的预设,也可以来源于课堂教学的自然生成。运用得当,它一定会对语文课的教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陡生“妙笔生花”之感,对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价值观取舍都会产生相应的优势。

三、创设“渲染型”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感染性和穿透性

学生在外在情感的渲染、驱动下,会不由自主地投入自我情感,进行认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初次进入幼稚园的小朋友,入园前90%承诺不哭闹,结果92%的小朋友入园有哭泣现象,50%左右的小朋友是因为看见别人哭泣,自己受影响而哭泣。而这很真实地反映人和人之间,尤其是孩子之间,情绪的感染力有多强大。

在优化的问题情境中,创设“渲染型”问题情境,大多学生会产生“关注问题——投入情感——深受感染——影响他人”的情绪发展过程。在适宜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在间或的、不断的渲染型问题情境设置的感染下,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情感和理智情感,都会受到了很好的陶冶和提升,并作为相对稳定长久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到自我的内心世界中,全面健康地塑造自我。

恰当地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模拟再现需要的情境,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真切体验,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或者将问题创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关注过的生活原型中,这些都不失为创设“渲染型”问题情境的好办法,都能够大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是相当重要的。否则老师情感再充沛,感受再深刻,面对不能入境的学生,也只能是无济于事,只落得唱独角戏了。

《周总理 你在哪里》是一篇感人肺腑的悼念周恩来总理的诗歌。文章之所以感人,不仅仅是因为文章写法得当,更多的是因为周总理那崇高可敬的人物形象,和他那永恒的人格魅力。现在的学生对周总理的认识不是很多,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进入情境,和作者产生共鸣,我布置了课前预习:“你知道周总理的哪些事迹?”我建议学生查阅有关周总理的若干资料,查阅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有关文章。课上,在学生的预习成果展示中,我追问:“你心中的总理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同时我深情并茂地范读了全文,并播放了《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学生对总理的崇敬和怀念之情被激发了,良好的情境产生了。我不急于去询问讲解,而是叫学生反复吟诵,展开想象,进行感悟、体会,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开发,而在享受探索的成功快乐之中形成了能力,学生沉浸在对总理的敬爱和深切的怀念之中,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其教学境界、效果都达到了应有的程度。

 创设“渲染型”问题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具体的形象可以认识,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生动的学习过程可以参与,在情境中激发情感,学生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探索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

四、创设“丰富型”问题情境,注重问题的具体性和多面性。

“丰富型”问题犹如一串美丽的珍珠,“牵一线而动全珠”。以一个主问题为引领,牵引出若干个子问题。通过“丰富型”问题情境的创设,把教育与教学进行串联,把现实与理想进行交融,把真实和虚拟进行对比……挖掘出学生思维的深度,拓展思维广度,提升思想高度。

比如,在学习名著专题《西游记》时,我创设这样的“丰富型”问题情境:请以唐僧为比较对象,谈谈你对历史上的玄奘或者娱乐化的唐僧(比如《大话西游》中的唐僧)的认识。看似是一个问题,其中却包含了几个情境设置:《西游记》中的唐僧、历史上的唐玄奘、《大话西游》中唐僧分别是怎样的形象特征?《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历史上的唐玄奘有何异同?《西游记》中的唐僧与娱乐化的唐僧(比如《大话西游》中的唐僧)有何异同?等等。

面对这样的教学设置,学生必须要了解《西游记》原著、玄奘其人、《大话西游》的情节,理清思路,亲临于不同情境之中,获得的不同形象的感染,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挖掘潜在的智慧。在梳理、分析、思辨、理解、汇总交流之中,课堂很自然地会形成一种“磁场”,向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目标不断推进。在这种丰富型问题情境的影响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沉静思索、睿智辨析而达成的课堂效果,远远优于我的预设:生成的情境更为丰富,渲染的氛围更为浓烈,学生的获得更多维、深刻,思维的拓展更为广阔;主导教学的教师也会享受到教学成效的喜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应该说,问题情境设置的巧妙至关重要。语文课堂教学犹如如弹奏乐曲,师生是琴师,美文是古琴,如何合奏出最动人的心曲,就看教师的问题情境的引领是否科学、巧妙、精当,是否可以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激起千层细浪 训练学生思维的缜密性,增强语言表达的创造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实现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学效果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