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宁中:关于教育的哲学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关于教育的哲学

 史宁中 

    这不是激情的产物,恰恰相反,这是避免激情的产物。

思考教育,希望能够究其原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推理。思考的结果,或许会对现实教育的反思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

“教育”一词出自《孟子·尽心上》,其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由引而见,孟老先生是一位充满热情的教育家。而在英语、法语和德语中,教育一词均源于拉丁语educare,含有引出和引导之意。当然,名词本身的溯源是没有实质意义的,重要的还在于这个词所表述的现象和过程。

教育与人对世界的感觉和认知是紧密相连的。从教育所涉及的内容考虑,人对世界的感觉和认知大概可分为三个层次:经验、知识和智慧。经验和知识是可表述的,我们可以认为是实体。智慧潜在于经验和知识中,又作用于其上。另一方面,教育是一个信息传递过程。这种信息传递的最大特点是,信息的发射体和接收体都是动态的,因此信息的增容、衰减以及失真是普遍存在的。原则上,这种传递是有目的的,是单向的,我们从先哲们最初对这个词的创造中,也能体会到这一点。这种信息传递的反馈是及时的,但效果的表现却是比较久远的,正如《管子·权修》所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把上面谈到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教育应当包括经验信息的传递、知识信息的传递和智慧信息的传递。我们知道,信息借助其载体而存在。因此,我们对上述三种信息传递的载体进行研究,去寻求教育的内核,探讨教育自身的发展过程,从而展望教育的未来。

 

一、经验信息的传递

 

生命是一种运动。牛顿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这便是惯性定律。如果我们给这个物体赋予生命,那么原来的状态就意味着顽强地保存下去。可惜的是,生命有其诞生,也必将有其死亡。取而代之,种族的繁衍战胜了死亡,表现了永生。因此从物的角度来考虑,生存意识是自然规律在生命中的反映。事实上,生命来自于大自然,则必然也只能体现对自然某些准则的复制。

那么生存意识是怎样存在的呢?为了生存,先祖的生存经验是极为宝贵的,其中不仅包括生存意识,更主要的是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这是种群不灭绝的根本保证。这些经验作为信息记忆下来,通过遗传密码储存在DNA中。DNA是一种核酸,是伴随着生物的出现而产生出来的高级分子。这些分子储存着生物体应当怎样活动的全部信息。DNA具有复制功能,能够把储存的信息传递给后代,这是一种经验信息的传递。新的信息产生于突变,是因为DNA在复制过程中出现了差错,虽然这种差错出现的概率是极小的。新的信息是否能传递下去则依赖于自然选择。一个生物个体的遗传基因产生了突变,那么就看这种突变是否适当于生存,适则保留,否则灭绝。因此,在地球上一定存在过生存意识薄弱的生物,但是灭绝了。

可以看到,生存意识确确实实存在,它作为先祖的生存经验存在于DNA中,并且能够传递下去,通过突变和自然选择不断深化。

这种经验信息的传递过程显然说不上是教育,因为这种信息传递是盲目的,是无方向性的,并且在本质上是一种无失真的传递。但是,我们在其中是否体会到了教育的韵味,是否可以看到教育的雏形呢?

不难想象,这种传递的无目的性,必然导致信息系统的庞杂和重复。越是高级的生物,其DNA储存的信息量越多。病毒的信息非常简洁,只有104个信息单位,相当于一页书稿所传递的信息量。而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都携带着一个庞大的先祖经验的信息系统,其信息量为5×109个信息单位,可以折合成1000500页的书。因此,人能够应付许多危难。但是绝大多数信息是用不上的,这也像我们的图书馆一样,许多书是没人看的。这些信息是无法消除的,在无目的的原则下,消除比产生还要困难,还要危险。

这种无目的性,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生物后天的经验完全是外在之物,是得不到保留和传递的。无论是波澜壮阔的,还是温情脉脉的生活过程,将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失,丰富的生活经历将随着个体的死亡而消亡。于是,一个有目的、后天经验也能传递的过程,是必要的,是更加适合在我们这个地球上生存的。或许是偶然的原因,或许是受大自然的启迪,在偶然中产生了必然,地球上出现了脊椎动物,赋予了脑,出现了哺乳类动物,赋予了大脑皮层,最后演变出能够思维的动物——人。

自从有了大脑,生物个体的经验可以得到保留和整理,并且可以传递,于是教育也随之产生。因为此时,尽管是单一的经验信息的传递,但是这种传递已经是有目的,有方向的了。传递方式或者通过语言,或者通过动作,或者通过某些只以意会不能言传的心灵感应。我们能够明确地观察到动物中的这种教育,其中有捕食的经验,有逃敌的方法,有作巢的技巧,其中有许多是令我们人类叹为观止的。可以想象,人类最初的教育,比动物也高明不了多少。至今,在原始部落中还能看到类似的教育。

当然,对于现代人来说,这种教育实在是简单,几乎不应当费任何笔墨。可是这种教育经历的年头,比人类的文明历史,要长久得多,要深远得多。特别是在信息大爆炸、知识大爆炸的今天,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全民教育的今天,我们应当回过头来想当初,我们是否能够在其中找到朴素的因而可能是合理的内核呢?我们不希望返璞归真吗?

 

                       二、知识信息的传递

 

语言是在生存斗争中产生的,是为了更好地传递经验信息而产生的。我们不知道,在出现语言之前,传递的经验信息是几代先祖经验的积累,还仅仅是个体实践的结果。无论如何,有了语言之后,教育才进入了实质。

语言具有抽象能力。语言的出现带来了人类的思考,带来了经验的总结。于是信息脱离了经验而独立存在,产生了知识。同时,语言是个体大脑之间的桥梁,可以把个体的经验融于种族的经验,一代的经历汇于万代经历之长河。生存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辉煌的时刻代代传颂,出现了古代中国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古希腊荷马史诗,地中海沿岸伊甸园的传说。

即使如此美妙,这个水平的教育依然是经验的。这是因为语言不是信息可靠的载体,关于这一点,很多人有过深刻的体会。因此,这种载体上的知识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是经不起推敲的。只有出现了文字,信息的储存才有了可靠的保障。在此基础上,信息才能够系统地被加工和整理,甚至创造,最后形成规律。规律反过来又指导人们的实践,这些规律就是系统的知识。知识来源于经验,但比个体的经验更具有一般性,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又具有超前性。由于文字的出现,教育内容必将发生本质的变化,由经验信息传递过渡到知识信息传递。当然,知识信息的传递要借助于经验信息的传递。

教育必然要走向社会的教育。我想强调的是,不是因为社会的需要才产生了教育,教育产生于生物的生存意识。而教育逐渐成熟之后,就自然而然地要走向社会的教育。教育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教育是生机勃勃的,是主动的行为。

数学中的数理统计方法可以证明,在自然选择的原则下,集团行为是最为安全可靠的,虽然惰性也最强。游离的被称为异常值,甚至可能被认为不在这个总体之内。新的东西,很可能就产生在这些异常值上。伯格森告诉我们:“总的来说,生命的进化也和人类社会及个人命运的发展一样,最大的冒险才能换得更大的成功。”但是每一个单独的休体,总是不情愿去冒这个风险。这种集团行为在信息社会的今天,表现得更为明显,各种莫名其妙时尚的流行就是其佐证。而精明的商人,则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

因此,在集团行为下,个体的教育走向社会的教育是不可避免的。显然,按照自然的逻辑推理,社会教育的本质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受到现代教育。可惜的是,这个逻辑的推理被阶级社会粉碎了,这个逻辑推理是需要条件的。

在集团行为下,生产力的发展导致阶级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事实上,由数学中的拓扑学方法可以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生产资料的相对集中是资源分配的最佳方案,因为这时存在稳定点,即存在最佳点。如果生产资料相对集中在个人手中,便出现了阶级。因此,实质意义上的社会教育被粉碎也是必然的,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一部分人得到了现代教育,而另一部分人得到的依然是个体经验的教育。教育最终要变为政府行为,正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希望的那样。这种政府行为,在西方是国家或者财团办的学校,而在古代中国,更大程序上是通过科举制度来实现的。

有趣的是,至少到文艺复兴为止,政府行为的教育没有留下多少佳话,恰恰是私学创下了辉煌的业绩。那是从公元前500年左右开始,历经300余年。

或许是历史的巧合,在那个时代,在爱琴海沿岸和黄河之滨这两个相隔遥远的地域,同时创造了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而且者是与教育有关,并且是私学。

苏格拉底可能没有真正办起学校,他是一个懒散的人。但是有一群人跟着他,并且自称是他的辫子,其中包括柏拉图。吸引这些人的是苏格拉底的智慧和深刻的思想。柏拉图办起了自己的学园,致力于数学、思辨及政治哲学的教育。据说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门下学习了20年。亚里士多德的学校名为吕克昂,是他在53岁时办起来的,倾向于自然科学,包括生物学。这三所学校,或者说这三位哲人对西方人的信仰和文化影响之深远,是不可比拟的。用罗素的话说,整个中世纪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而文艺复兴的思想基础则是从对柏拉图的重新认识开始的。

比起爱琴海沿岸的哲人,黄河之滨的孔子办学更为认真。他有弟子三千,可见盛大。他主要教授伦理学、道德和政治。他有成型的教材,特别是有一套完整而实用的教育思想,这些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以及使用汉字的国家,直到现在。他创立的儒学是东方伦理道德的经典。与孔子同时代的还有老子、庄子和孟子等哲人。

上述的私学,之所以能够在教育史上写下如此光辉的篇章,是有着合理的内核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被教育者,都是自愿组合到一起的,这保证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热情。学习过程以自学为主,而讲授过程更多的是自由讨论甚至辩论。于是在自由的气氛中产生了深刻的思想。但是他们的教育过程都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脱离实践。或许那时,人们刚刚体会到思维脱离经验的快感,于是想脱离得更远一些。可是脱离了实践,思想可能是深刻的,但不一定是正确的。无论怎样,上述私学,是人类最初的最为成功的尝试,是我们今天教育的一面镜子。

现代教育走向实质意义上的社会的教育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还较为低下的情况下,许多人依然接受个体经验的教育这一事实,并没有深刻地影响种族的生存危机,也没引起种族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

但是,生产资料相对集中的原则,并不是指必须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只是一个极端的情况。另一个极端的情况,便函是集中在国家。那会怎么样呢?事实上,很可能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无人管理,体现不出集中的原则;一是转为少数人的垄断。中庸的办法,也就是现在普遍实践着的办法,就是生产资料的集团集中,其表现形式便是股份制,是一种不等权的集体所有制。在现阶段,这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方法。而在这种情况下,阶级阵线将不十分明显,因此实质意义上的社会的教育是有可能的。

更为重要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将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并且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些要求靠经验的教育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因此,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教育地位的提高,也决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现在几乎所有国家都认识到,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是国富民强的根本,也是这个国家能够生存的根本。而这种素质的提高,只能依赖于实质意义上的社会的教育。我们的社会,应当走到这一步了。

 

                         三、智慧信息的传递

 

教育是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信息的接受体是人。与机器不同,人是具有思维的,是处于运动状态的。信息接收的程度依赖于个体,依赖于每一个人的特性。如果信息传递的频率与人自身的频率协调,则接收正常,否则将会接收不正常。因此,调频工作或者说调频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那种事先做好一个模子,硬性来塑人的办法是不自然的,也是不合逻辑的。

教育是主动的,这是因为人的特性中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人都有教育的欲望,也都有受教育的欲望。受教育的欲望最初可能表现在模仿上,这是经验的学习。然后就是怀疑和思考,想搞清楚自己的生存环境。孩子们的好奇心,经常会使大人难堪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种求知欲望是先天就有的,不是后天教化的结果。因此,这些人所共同的特性应当是教育调频的基本准则。

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就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严重管教和利益诱惑,于是教育就成为被动的了。必要的管教是应当的,但核心还是引导,特别是在儿童阶段。棍棒出人才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往往会适得其反。教育者会说,这是为孩子着想。可是不注意规律,好心可能带来更大的恶果。同时,过早地引入竞争机制也是不合适的,容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自尊心,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果真是为孩子着想,就应当站在人的特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对孩子也是一样,理解才是最大的幸福。

几乎所有的国家,在小学或者中学都会有这样的作文题目:“你长大以后干什么?”从小立志似乎是很重要的。教育者一般说为希望孩子们有远大的抱负,他们认为利益诱惑是增强学习动力的好方法,甚至会认为利益越大,诱惑力越强,则学习动力越大,于是帮着孩子们建立不切实际的理想。可是教育者心里可能也明白,那些远大理想真能实现的是微乎其微。在这个时候,他们恰恰忘记了,人的痛苦往往产生于他认为应当得到而没有得到,产生于他的成就感被完全抹杀。对于人实施不能得到的利益诱惑,其动力只是暂时的,最后将是失望或者愤怒。人们往往会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正,或许与此有关。公正是一种身心的感觉,如果这种感觉是和谐的,则是公正,否则就是不公正。如果许多人都感觉不公正,这个社会还会安定吗?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必须考虑到受教育者自身的学习欲望和能量。协调的教育,只能是引导这种欲望并且激发其能量。另外,从现代信息论的角度考虑,行为的结果越是接近目标,则信息量越大。所以,学习的根本动力在于个人的兴趣与学习内容的和谐,在于奋斗的激性与阶段性目标的和谐,在于个人的需要与生存环境的和谐。

同时,注意到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利于受教育者树立信心和责任感,利于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在信息社会中,各种大量的信息,强制性或者娱乐性地传播着,这些严重地分散人的集中力,使人懒于思考,增加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仅仅影响到服装和打扮的流行,更影响到艺术和美的哲学,对道德和风俗的评价,甚至影响到人的自制力和价值观的形成。因此,在信息社会,必须注意到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人的特性的差异表现在运动机能、性格和对事物的反应。每一个人自身的频率都不相同,逻辑上应当是因人施教。但至少在现阶段这是不可能的,花费太大,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对于这种情况,数学上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归类。归类的原则是,在归类数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类内的差别小一些,类与类之间的差别大一些。参照各类的频率进行调频是切实可行的,这便是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

在人的特性这里我们至少看到了两点:学习欲望是共同的,因材施教是可行的。

下面谈教育内容。现在我们的教育,本质上是知识信息的传递。一本本教科书上传授的是种种各样的知识。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而我们的先辈们又太聪明,把这些知识就像搭积木一样组合起来,形成体系。不学好前面的,就难于理解后面的,而不学习后面的,又往往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要讲那么多东西。

我们已经感觉到知识包袱的沉重。中国发明的纸和印刷术,曾经为知识的传播和创造注入了活力。现在,由于电视机的出现,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出现,知识和信息真像爆炸一样,四处散开。一个有价值的新闻,第二天就会家喻户晓;一个新的发现,很快就会被全世界的同行知道。于是知识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与此同时,新的学科、新的分支不断出现,一个比一个精细,使人目不暇接。知识再也不是一个整体,知识之间出现了裂痕。每一个学科都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建立了自己深厚的基础。为了要掌握一个学科的知识,就不得不舍去其他学科哪怕是常识性的知识,这种状况似乎还在不断深化。走出大学,来到中学,这真像走在崎岖的小路上,越走越窄。这种知识灌输得越多,包袱就越重。更为严重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我们的社会也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在这条小路上走到底。那么走到半路该怎么办呢?

我们应当重新思考以传递知识信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知识是什么?知识在本质上是一种结果,可以是经验的结果,也可以是思考的结果。因此,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使受教育者掌握和理解一些结果。那么,书本作为其信息的主要载体是合适的,以课堂为主,以教师为主也是合适的。在这个意义上,出现上面所谈到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我们认真地分析计算机所带来的活力是有益处的,或许会引出我们新的思路。计算机,特别是建立在计算机之上的多媒体,传递的是什么信息?是知识信息吗?不是。是升华了的经验信息。多媒体集音、像、文字于一身,与语言不一样,与书籍也不一样,所传递的信息是能被感官直觉所接收的,是立体的,是有背景的。这方面的未来发展,就是尽可能地使人进入到计算机设计的世界中去。因此,这个世界传递的是整理过的、浓缩了的经验信息。其传递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一个简单的多媒体软件所携带的信息量,要远远地超过一本辞海的信息量。信息的传递已经回归,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应当回归,或者说是升华?教育应当从知识信息的传递,走向智慧信息的传递。

对于智慧,教育家谈得不多,甚至哲学家也没过多的论述。智慧不是实体智慧体现在过程之中。在本质上,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的过程,表现在思考的过程。再究其原本,在生存过程中,智慧表现于对问题的处理,对危险的应付,对实质的思考以及实验的技巧,等等。与教育有关,智慧也表现于对信息的获取。恰恰是这些,体现了在生存过程中人与其他动物最为深刻的区别。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把人的实质表现得更加充分。

如果上述过程都可以称为实践的话,那么智慧是经验的一种升华。因为实践应当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经验过程。当然,智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依赖于知识的多少,而依赖于对知识的理解,依赖于对各种知识之间相互关联的掌握,依赖于利用知识指导实践的经验,依赖于动手实验的能力。因此,在智慧信息传递的教育中,经验与知识将会同等重要,也就是说感官直觉地接收与书本讲解地接收将会同等重要。这当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充分利用实验和实践。与此同时,知识的传递也将发生根本的变化:知识内容本身,将过渡到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体系的把握,将过渡到知识的关联和共性;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将过渡到对知识的思考和创新。当然,这个过渡是艰难的,这个过渡也将是智慧的表现。

进一步,从性格方面考虑,智慧的学习与知识的学习也有本质的不同。知识学习依赖于结果,因而更多地依赖于耐力和理解;智慧的学习依赖于过程,因而更多的依赖于活力和创造。因此,未来教育不仅仅是一个进步的过程,而更多的表现为一个变化的过程。现在人们经常谈到教育的超前性,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到,以知识信息传递为主体的教育过程根本不可能实现教育的超前性。这样,我们回想到教育最初的产生,可以看到,这不是简单的回归,这是一个大跨度的升华,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也是与信息的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是为了使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反过来,又能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