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中华璀璨的历史长河中——“在行走的课堂读懂世界的精彩”研学实践心得(18)

发布时间:2023-07-16 阅读次数:
在社会实践活动时间,我们班组织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参观活动,来到了扬州大运河博物馆。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博物馆的神秘与魅力,还深刻认识到了大运河对于扬州乃至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01.jpg

位于江苏扬州三湾畔的大运河博物馆,是中国唯一的大运河主题博物馆。博物馆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由大运塔和博物馆两部分组成。大运塔高耸入云,为馆内最高建筑,从上往下俯瞰,运河三湾全貌尽收眼底。博物馆内展示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科技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参观。
领略千年文化之美
初一(21)班   李奕瑄
中国大运河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工程,开凿于隋唐时期,历经元明清三代运河全线通航,繁荣至今。博物馆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向观众展示了运河的历史与现实。
我们刚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就被宏伟壮观的建筑所吸引。大运河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现代与传统元素。从外观上看,它以水为主题,与大运河的特点相呼应。
02.jpg
进入博物馆后,我们先参观了大运河的历史展厅。通过展示的图片、文字和模型,我们了解到大运河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之一,被誉为"东方的脊梁"。它连接了北方的黄河与南方的长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用。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古代的船只模型和运河畔的生活场景,仿佛置身于千年前的大运河畔。

03.png

紧接着我们又参观了 “大运河的历史与文化”展厅,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和互动式展示手段,让观众深入了解大运河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可以看到珍贵的文物,如隋炀帝的雕像、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等。
大运河的生态环境展厅通过生态环境的展示和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合作交流,让观众了解大运河的生态环境,以及保护大运河的重要性。在这里,可以看到大运河沿线的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04.jpg

大运河博物馆的艺术展厅使我们欣赏到了许多精美的绘画、雕塑和手工艺品。这些作品展示了扬州的文化艺术瑰宝,让我们感受到了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特别是一幅幅名家的山水画作,给我们带来了清新自然的美感,展示了扬州独特的山水风景和艺术气息。

05.jpg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耐心解答和指导。他们向我们讲解了展品的背后故事,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文物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他们还鼓励我们多问问题、多思考,激发了我们对于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能力。
这次参观,我们不仅拓宽了视野,还深刻认识到了大运河对于扬州和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我们也更加珍惜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愿意为其保护和传承做出努力。

06.jpg

感谢扬州市大运河博物馆给我们提供了如此难忘的参观体验。我们希望更多的同学和家长能够前来参观,一同领略千年文化之美,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深远。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文化,传播历史,让大运河的魅力永远流传下去!
漫步在中华璀璨的历史长河中
初一(21)班 景澍晗
社会实践活动如期而至。此行,我和同学们一同领略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运河文脉,体会了其间历史韵味。
坐落于扬州的大运河博物馆,远远看去就像一艘正准备扬帆起航的巨轮。一进入大厅是一个硕大的展厅,我们能观赏到设计别致的内庭园。从地下室到顶楼一共有5层,14个独居特色的展馆,全方位展示了大运河文化。
07.jpg
大运河文化遗产主展厅(常展厅),详细讲述了大运河的发展历史。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开始,我们可以看到吴国青铜剑,南朝石刻神兽,隋唐时期的唐三彩,宋朝的《千里江山图》等等。我们仿佛漫步在中华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既看到了大运河的发展通史,也领略到了大运河沿线的风土人情。大运河是顺应自然人工修建而成的,这里融入了历史上很多中国伟大的发明和科技成就,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和生态自然观念。

08.png

走出常展厅,我们来到三楼的运河城市特展厅。这里正有一场难得一见的重量级展览,其名称为“元大都——元代北京城”特展。

09.png

学过历史教科书的人都知道,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20.png

北京建都,始于金。元在金中都基础之上兴建都城,称“元大都”,简称“大都”。大都是“大汗之城”,也是“天下大都”。城市设计者是刘秉忠,其建筑承宋启明,城通大运河。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有诗赞其盛况:“东海西山壮帝居,南船北马聚皇都。一时人物从天降,万里车书自古无”。特展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大汗之城、河润大都、大都风华。

21.jpg

展览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领域重塑了元大都的城市和精神。在此展中,我们看到了元都恢宏的建筑构件、精美的青花瓷器、唯美的元代戏剧、多元的宗教信仰以及发达的中外交往等等。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原来是如此精彩,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民族特征再次得到生动的诠释。在观展之后,我们还以签章的形式留下了观展打卡的印记,也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2.png

扬州双博馆与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是当下扬城的重量级文博场馆。在我看来,两者的差异不在乎场馆大小,而在于布展和观展的视角。双博馆侧重于从扬州的角度看身边的历史,大博馆则侧重于从中国的角度看身边的历史。

23.png

文博场馆可以让人们的快节奏暂时慢下来,从技术为王的竞争走进文化长廊的思考。
传承与创新
初一(21)班 方何恺
即便已坐上返程的大巴车,我心中的波澜也久久不能平息……是日,顶着灼热的太阳,我和同学们来到了大运河博物馆。跨过门槛,铺天盖地的冷气,将我从门外的热浪中解脱出来,我不由长舒了一口气,陶醉其中。待我缓过神来,队伍已跨过安检门,来到了宽敞阴凉的大厅。休整过后,我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来到一号展厅。
24.jpg
这,就是传承
一号展厅里,重磅文物比比皆是。从河南开封附近截取的汴河河道剖面,长25.7米、高8米,占据了一整面墙。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河道底层土色、沉积文物清晰可见,大运河河道在不同时期的变迁一目了然。唐代船型砖室墓、南宋砖瓦窑等,都是从考古现场整体套取,反映了大运河与沿岸人民生活的紧密联系。兖州府镇水铁剑与造型朴拙的镇水铜牛并列展示,诉说着古人治理运河的故事。而如今,我们也没有因有了更方便的运输方式而放弃大运河,仍在尽心尽力地治理它,毫无半点松懈。这,就是传承。25.jpg
这,就是创新
在讲解员的解说声中,我们又参观了两个展厅。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号展厅。踏步在砖瓦路上,朱漆瓦顶的建筑、五彩斑斓的灯饰,让我瞬间梦回唐宋时代的洛阳、开封,遍览古都风情。移步向前,街肆风光转眼间变成了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水街旱街交汇。婉约的江南韵味迎面而来。游人可在茶馆中品一杯香茗,在戏台旁观看一场表演,令人心驰神往。但这古巷里,若不细看,难以察觉出隐藏在背后的现代技术。LED灯模拟了小巷中的昼夜更替,音响模拟了小巷中的风声雨声,更加真实地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这,就是创新。

26.jpg

时间飞逝,才刚刚观赏了几个展区,转眼间就已整队回班了。踏出大门,带着满腔不舍,我回望被夕阳染红的它,正静静伫立在三湾公园旁。大运河流淌了2500多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融合了传统与现代之美。新时代的我们会将大运河精神延续下去,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运河水,荡悠悠
初一(21)班 高祎岑
扬州因河而生,因河而发展,因河而有故事。——题记
大运河博物馆,晨曦。那初升的朝阳,唤醒了沉睡的大运河。曾几何时,那条流淌了千年的运河,逐渐归于沉寂?我不禁,陷入了回忆……

27.jpg

一、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走进大运河博物馆的一展厅,硕大的运河历史变迁图映入眼帘,扬州是唯一一座与运河同龄的运河城。也正是如此,扬州获得了“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扬州挖下运河的“第一锹土”,开挖邗沟。到了隋代,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由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组成,北起涿郡,南到余杭,成为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元代,统治者进一步在隋朝的基础上继续开凿,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京杭大运河。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体现。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一号厅的5G+VR沉浸式体验。我们仿佛身在一叶扁舟之上,一路欣赏着运河沿岸的醉人风光,穿越古今,真是不虚此行!

28.jpg

二、桨声帆影,汇通南北
运河上的舟楫,摇曳着从远方驶来。
登上二展厅内的沙飞船,我站在船头,两旁是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美轮美奂,河两岸灯火辉煌,人来人往,一派热闹繁华景象,真正向我们诠释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河长悠悠,化为人文。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乘舟“烟花三月下扬州”,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唱不尽,锦帆来落干戈起,御舟又候运河滨……

29.jpg

三、长街深巷,因运而生
唐代扬州是全国第三大都市,在当时仅次于帝都长安和洛阳。大运河的全线通航,使扬州成为南北交通通衢之地。走进三展厅,一种浓郁的烟火气息扑面而来,路旁张灯结彩,有商铺,有酒家,仿佛走进了《清明上河图》。街道人来人住,十分热闹,还不时传来顾客与小贩讲价的声音。踏在古朴的青石板小道上,站在小桥上听着潺潺雨声滴落,仿佛梦回千年。透过时间的长河,我想见了那个“扬一益二”的扬州,看见了那个因运而生,因河而有故事的千年古城。
30.jpg
大运河,流淌了千年的岁月,只是“流光容易把人抛”。随着漕运的逐渐衰落,曾经船只来往的大运河,也变得安静,唯有来往游人的阵阵脚步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多少人、事、物,都已消失在历史的尘烟里,只留下一条大运河仍旧流水悠悠,像是在诉说着曾经那个梦一般的扬州城。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在那轮映照千年的明月下,唯百舸争流之背影,依稀可见。
3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