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学生的学习心理辅导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一)中学生认知的学习活动特点:

  第一,概念运算性。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普遍带有以科学概念为工具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演义、综合等抽象的逻辑思维过程,与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般所具有的直观操作性相比,更注意抽象的内部语言思维,这一特点要求广大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不管是预习、听讲、质疑、课后练习都要以科学概念和原理的掌握、明了和系统化为核心。

  第二,指导探索性。这一特点要求教师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思想和方法,正确处理好指导和探索(即较为主导与学为主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育教学活动,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是一切由教师强行灌输,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目前,中学教育教学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的教师讲得多、学生探索(主动发现)得少、教师讲的课时越来越多、学生自习的课时越来越少等现象,笔者认为是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从长远来说,是在降低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必然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难以走出费时低效的怪圈。

  第三,逻辑确证性。即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是以在知识构成的逻辑程序上依着逻辑证明的方法去重新揭示和掌握各门学科已有的知识结构为目的,即中学生学习主要依靠概念运算的方法以已经掌握的科学概念为基础的逻辑证明。这一特点要求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学生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还要知其所以然,要注意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联系,形成“知识塔”或“知识链”,特别要注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为学习而学习、为考试而学习、为作业而学习、为答案而学习的封闭状态,我们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而要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中学生学习心理的主要内容

  1. 学习抱负和学习动机的教育,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动机为“非智力因素”。

  2. 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的培养及教育。

  3. 个性健康及交往心理的培养及教育,因为人格适应和社交心理及能力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习心理。

  4. 学习方法的教育。

  学习方法的教育是中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许多中学生在学习方法意识、学习方法知识、对学习本身的理解和看法(即学习观)等方面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对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之学习意志较差,笔者认为这是学生学业成绩差、学习被动应付、学习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方法主要有感知方法、记忆方法、注意方法、思维方法;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可以分为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小结等的方法;既有适宜于各科学习的一般方法,也有适宜于特定学科的具体方法。

  5. 元认知和学习策略的教育。

  目前,已经有不少学校开始了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并且已出了不少的实验成果,但大多数学校没有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我们认为应该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它对学生的认知活动和非智力因素都有重要的调节、监控作用;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记忆策略、阅读策略、精加工策略等,学习策略的教学在美国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如马里兰州的一个学校,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每年都有专门的学习策略课程。

  6. 考试心理辅导。考试焦虑是中学生中比较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中学生正确对待考试和正确应试。

  (三)中学生学习心理辅导主要途径

  1. 学习心理辅导课程,讲座和活动可以是团体辅导,也可以是个别辅导。

  2. 学科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激发学习的动机,提供学习的策略。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态度、学术水平、治学态度等人格因素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