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与智力学习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6 阅读次数:

许多人对自己的毅力、注意力及意志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不够满意,往往责怪自己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缺乏毅力自制力不强抗不住诱惑等等。这的确是个较严重的问题,一个人如果在心理、性格上不具备比较优秀的品质,则做事不易成功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如果想解决心理或性格方面的问题,靠单纯的磨炼毅力、提醒自己要提高注意力、甚至还有深呼吸睁大眼睛凝视某物等手段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因而注意力该集中时还是集中不起来,毅力该强时还是不够强,令人十分烦恼却又无计可施。其实,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心理与智力方面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心理与智力是互相影响的。这其实很好理解,一个人如果智力很高,悟性较强,那么他学习起来丝毫不感到费劲,学习对他来说是很轻松的事情,当别人花费很长时间很大精力才学会,而自己却如此潇洒自在,这显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很显然这样的人会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因而学习起来注意力容易集中,也能够对外来诱惑具有很强的抵制力。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却收效甚微,学习效果远远不及别人,这种情况必然会产生挫败感。因为不仅不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感受,反而收获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这种情况当然使人对学习兴趣索然,因而注意力不易集中,毅力不够强,对外界的诱惑也不容易抵御。因此,当发现自身的意志品质出现问题时,要考虑是否是自己的智力培养上有所欠缺,有些方法是不是没有掌握。智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静态的,智力是发展的。如果培养得法,一个人的智力进步是很快的。比如以上面的学习为例,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学习效率低,他应该仔细研究一下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以及思维方式下的问题。其实,学习方法并不神秘,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建立在条理性、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的,如果一个人努力地使自己的头脑变得条理性和逻辑性都很强,或者说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条理性及逻辑性都很强的人,那么高效地学习并不是什么难事。

显然,当一个人学习效率变得较高时,这时他就能从中体会到成就感,学习成了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这当然会令人注意力变得集中,也容易抵御外界诱惑。一个人进入社会工作后也是如此,如果自己的智力足以应付复杂的工作,那么他很容易会工作专心。而如果一个人对复杂的工作叫苦不迭,不能从工作中

得到成就感,必然会厌烦工作,从而工作时不专心,显得毅力也不够强。

以上说的是,智力对心理的影响。反过来,心理对智力也是产生着影响的。这也很好理解,一个人总是处于心情愉悦情绪良好的状态时,人的智力水平较高,这时显得反应速度较快,且能够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而长期处于心情沮丧情绪抑郁时,人头脑的兴奋度则大为降低,人的智力也相应处于不高的水平,此时无论是反应速度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大为下降。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知识,这些表现都是被你我以及周围人的经验或体验所证实的。

由此推而广之,当一个人性格不够自信、不够勇敢以及热情不够时,最可能的原因就是智力或能力方面的问题。如果想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从而使自己拥有比较好的性格,当然是培养自身的智力或提高自身的能力。拥有了较高的智力及能力,做事效率高且容易成功自信心自然就上来了,相应也不再动辄害羞怯懦,并且能够对事物充满了热情。如果不从智力能力方面找原因,而仅仅是对其喊上几句廉价的口号,诸如你应该充满自信,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之类的鼓励话语,这样不会起到什么好的效果。

就好像以前看中国足球队比赛,大部分观众对中国队的精神很生气,认为他们不爱奔跑,没有热情,缺乏求胜心,不够爱国。实际上哪个球员不想赢球、不想爱国,他们也很想奔跑起来,也对获胜充满了渴望。但是他们技不如人,无论在个人技术上还是在整体战术上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在霍顿到来之前甚至不知道整体打法。在这样的技战术水平下,如果碰到一支训练有素强调整体的队伍,各自为战的中国队根本不是对手,队员非常卖力地奔跑却拿不好球,破对方球门是如此困难,而自己的球门却常常失守。这种情况下,队员很容易气馁,此时教练员对他们大喊要跑起来,你们要为国争光,常常是无济于事。实力及能力上的差距导致了精神的不振。

再回到教育中来,上面已经提到了,如果一个人学习劲头不足,应该找找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当他因为学习方法效率高,而名列前茅时,他的兴趣热情就容易提高起来。

但是有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名次靠前的人肯定是少数,就好象一个班级几十个人,而前三名只可能有三个,前五名当然也只能有五个。这就意味着,只有少数人能享受到名次靠前的成就感,而大多数人是享受不到的。而繁重又脱离实际的学习又不会带来什么实际成果,长期投入巨大的精力时间却没什么收获,这必然令人心生厌烦。这是一个规律,而且是一个在整个社会都适用的普遍规律,工人只有每月拿到工资才有劲头继续干下去;农民虽然辛苦了一年,但喜获丰收,所以感到虽然辛苦但也值得;其他行业的人也是如此。人是一种追求回报的社会动物,长期付出没有回报,一定感到郁闷,长年累月如此,还会导致心理方面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举一个例子,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本来在自己的学校里表现优秀,成绩优良,这时候的他自信心强,心情也愉快,而且很喜欢学习。但是,如果他与一群天才在一起,虽然他很聪明,但与这些天才相比,显然是大大不如了,这时候他的表现及成绩就会落后,这无疑让他有挫败感,自信心不再强,心情也较为沉重,这时候很自然地就会由原来的喜欢学习变为厌烦学习

所以一般情况下,优秀学生并不是出于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喜爱而愿意学习的,之所以愿意学习是因为能够名列前茅。而大多数学生则不会拥有这种好的感觉,再加上本身对所学的知识也不感兴趣,因而学习起来,劲头不足就在所难免了。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及教师的说教就过于苍白了,诸如你们应该好好学习,来回报家庭社会你看你们的条件多好啊,不愁吃穿,所以你们应该好好珍惜,努力学习。这样的说教从来就没有少过,但是收效甚微。

所以如果一名学生感到学习时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毅力不够强,一方面是由于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体制肯定应该改革,但这也肯定不是朝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如果一个人发现自己学习毅力不强时,就考虑改进方法吧。如果,努力后仍然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也别太放在心上。我们的课堂填鸭式教学法,一方面传授着太多以后用不到的知识,一方面也消磨着人的热情。如果我们对成绩不是太在意的话(当然也不要搞成不及格),多去发展发展实用的能力,多去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这样反而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结果。